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食品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3篇致病
  • 3篇致病菌
  • 3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毒素
  • 2篇直接入口食品
  • 2篇食物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污染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肠毒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凝集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诊断血清
  • 1篇中毒

机构

  • 8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8篇孙晓华
  • 7篇王菊光
  • 7篇谢利军
  • 7篇刘伟
  • 6篇纪黎黎
  • 2篇张海凤
  • 2篇杨扬
  • 1篇屈飞飞
  • 1篇刘方遥
  • 1篇白婧
  • 1篇陈玉
  • 1篇李繁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671件直接入口食品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测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了解餐饮单位直接入口食品卫生质量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况,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集餐饮单位2671件直接入口食品,包括凉拌菜、炝拌菜、沙拉、熟肉制品、糕点面包、江米制品、水果拼盘、鲜榨果蔬汁、爆炒菜、盒饭等,依据GB/T4789-2003和WS/T9-1996方法,对样品进行大肠菌群测定和致病菌分离,使用ATB细菌分析仪和诊断血清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鉴定阳性菌株。[结果]样品大肠菌群MPN/100g﹥450的总阳性率为17.78%,不同样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78,P﹤0.05),其中前3位分别为炝拌菜、鲜榨果蔬汁和凉拌菜。致病菌检出率为:变形杆菌3.48%、金黄色葡萄球菌2.1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83%、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0.56%、沙门菌0.07%,不同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74,P﹤0.05)。未检出志贺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直接入口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是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隐患,应该加强对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王菊光屈飞飞孙晓华杨扬刘方遥
关键词:直接入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卫生质量
日常食品及食物中毒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分型检测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日常食品及食物中毒样本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分型检测,比较两种分离菌株的肠毒素分布差异。方法实验所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007-2012年海淀区日常食品和食物中毒样本中分离检出的菌株,依据GB 4789.10-2010采用ELISA方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E)。结果 1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08株肠毒素阳性,产肠毒素阳性率为85.0%。日常食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3株,76株菌产肠毒素,产肠毒素阳性率为81.7%;食物中毒样本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4株,32株菌产肠毒素,产肠毒素阳性率为94.1%。产1种肠毒素和同时产3种肠毒素的菌株分别是47、37株,在产毒株中分别占43.5%和34.3%。食物中毒分离株产SEA和SED的比例(65.6%、65.6%)大于日常食品分离株(32.9%、30.3%).共有98株菌产SEE,在产毒株中占90.7%,肠毒素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E、A、D、C、B。结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素能力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和日常食品分离株在肠毒素分布上有差异。
刘伟王菊光孙晓华谢利军纪黎黎
关键词: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北京市海淀区2010-2012年直接入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海淀区直接入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为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按照北京市监测网工作计划要求对海淀区采集的13类直接入口食品根据国标方法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NM)、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等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13类315份食品中,共分离出3种15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76%,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4株,创伤弧菌1株。结论海淀区直接入口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存在食物中毒和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隐患,应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刘伟王菊光谢利军孙晓华张海凤纪黎黎
关键词:直接入口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2009-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了解海淀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3年按照北京市监测网工作计划要求对海淀区采集的20类食品根据国标方法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NM、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等8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在检测的19类822份食品中,共分离出4种52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3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2株,创伤弧菌2株.结论 海淀区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存在食物中毒和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隐患,应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刘伟王菊光谢利军孙晓华张海凤纪黎黎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1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特性和耐药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海淀区食品及食物中毒检出的1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分型和耐药性检测,了解其产肠毒素特性和耐药性。方法依据GB 4789.10-2010采用ELISA方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E),利用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08株肠毒素阳性,产肠毒素阳性率为85.0%,产两种以上肠毒素的有61株,在产毒株中占56.5%,有98株菌产SEE,在产毒株中占90.7%。对青霉素(89.0%)和红霉素(34.6%)耐药率较高,对克林霉素(19.7%)、四环素(15.7%)、复方新诺明(15.0%)和庆大霉素(9.4%)亦出现不同程度耐药性。结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素能力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提示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刘伟王菊光谢利军孙晓华纪黎黎
关键词: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对北京市海淀区2013年6月-2014年12月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海淀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两家哨点医院就诊的542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检测。结果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全区肠道门诊就诊病例数和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量峰值均出现在7、8月份,2013年检出阳性率最高在8月,为52.5%,2014年检出阳性率最高在9月,为46.2%;542例采集标本患者中,食源性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年龄组,占总采集件数的43.2%,总采样标本中,男女性别比为0.97∶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菌株107株,检出率为19.8%(107/54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株数最多为52株,检出率为9.6%(52/542);检出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结论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感染患者集中在21~30岁年龄组,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
白婧刘伟纪黎黎陈玉孙晓华谢利军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与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5株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能与主要肠道致病菌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肠杆菌科常见细菌,提示交叉凝集是血清凝集试验中较常见的现象,避免由于交叉凝集而产生的错误判断,为今后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8(2003)和GB 4789-2010检测2008~2010年海淀区各次食物中毒送检样品.对检出的交叉凝集菌进行血清学试验和生化试验。结果在肠道菌的检测中检出5株与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细菌,分别是蜂房哈夫尼亚菌、阴沟肠杆菌、产H2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2株弗氏柠檬酸盐杆菌。结论某些属的肠道细菌因携带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相同或相关的抗原,所以会发生交叉凝集现象。故在鉴定肠道致病菌时要用生化试验结合血清学试验来共同确认。
刘伟王菊光杨扬孙晓华谢利军李繁
关键词:交叉凝集肠道致病菌血清凝集肠杆菌科细菌
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本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发生8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检出致病菌174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38株(21.8%)、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13.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8株(10.3%)、沙门菌4株(2.3%)、蜡样芽胞杆菌22株(12.6%)、变形杆菌69株(39.7%)。粪便标本检出114株菌,占菌株总数的65.5%;第3季度检出致病菌99株,占菌株总数的56.9%。结论 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变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污染也应引起重视。
刘伟王菊光谢利军孙晓华纪黎黎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