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小凯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皮革
  • 1篇对苯二胺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有毒有害物质
  • 1篇有害物
  • 1篇有害物质
  • 1篇源性
  • 1篇织品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肉类
  • 1篇肉类食品
  • 1篇肉制品
  • 1篇色谱
  • 1篇食品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4篇温州市质量技...

作者

  • 4篇黄小凯
  • 3篇章宦胜
  • 2篇王宁
  • 1篇林先凯
  • 1篇胡秀红
  • 1篇周雷
  • 1篇魏小春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中国皮革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食品界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鞋类部件中对苯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被引量:2
2020年
建立了鞋类部件用皮革及纺织品中对苯二胺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该方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净化后进行H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以鞋类皮革和纺织品部件为代表性样品,对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前处理条件进行选择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苯二胺在5~500μg/L浓度内线性相关系数0.999 1,线性关系良好;在本方法的试验条件下,检出限为0.04 mg/kg,回收率在80%~100%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8%。该方法可用于鞋类部件中对苯二胺残留量的测定。
王宁周雷章宦胜黄小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鞋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苯二胺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肉制品中牛/羊/猪源性成分
2018年
肉类源性成分鉴定的方法多种多样,国内外在基因水平上对肉类源性成分进行鉴定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定性方法只能证明样品中含有某种源性的肉类而不能证明不含有其他种类的肉类。而且对于肉类掺杂的比例的确定,在标准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建立一个方法去甄别肉类食品的轻微污染与故意掺假显得十分重要。
刘敏黄小凯胡秀红
关键词:肉制品肉类食品基因水平
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快速识别3种天然皮革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衰减全反射附件直接采集猪皮革、牛皮革和羊皮革等3种天然皮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了皮革氨基酸结构中主要基团的红外吸收峰的特点和位置。对光谱数据预处理后选择合适的光谱区域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构筑主成分得分空间对样品直接进行判别,发现由于牛皮革样品和羊皮革样品的红外光谱图极为相似,它们的主成分得分空间区域大部分重叠在一起。然后以猪皮革、牛皮革和羊皮革等3种天然皮革样品作为3类组分,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相应的判别模型,3类组分的模型预测相关系数为0.965~0.990,均方差均不大于0.122,预测均方差均不大于0.213,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利用检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各组分的预测值可以快速方便地对3种皮革样品进行识别。
林先凯黄小凯王宁章宦胜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衰减全反射主成分分析天然皮革
皮革中禁用偶氮染料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2017年
用GC-MS法测量皮革中的禁用偶氮染料含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并对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溶液的配制、工作曲线拟合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样品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小,可忽略不计。
章宦胜许益升魏小春黄小凯
关键词:禁用偶氮染料不确定度皮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