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凯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三种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 2015年
- 通过对3种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主要是破壁方式的比较,找到一种可高效提取李斯特菌菌体蛋白的方法,为该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技术。以绵羊李斯特菌新鲜液体培养物为材料,收集菌沉淀,分别选用3种破壁方式破除细胞壁,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丙酮沉淀法沉淀破壁液中的菌体蛋白,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所得菌体蛋白。溶菌酶-超声破壁-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得到的李斯特菌菌体蛋白SDS-PAGE条带清晰丰富,Western-blot条带特异。溶菌酶-超声破壁-TCA-丙酮沉淀法可有效提取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满足常用蛋白分析技术的要求,是一种提取李斯特菌菌体蛋白的可靠方法。
- 徐宗凯林青青周梦莹刘思静黄耀李文熙李兴桥余倩汪川
- 关键词:李斯特菌蛋白质
- 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和抗氧化体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炎症反应相关因子和抗氧化体系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同时灌胃给予大鼠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6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0 mg/kg),继续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肝脏和胰腺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血清TNF-α、CRP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SOD和GSH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和胰腺的脂肪变性,抑制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增高,改善抗氧化体系的失衡。
- 王蓉徐宗凯杨燕戴锐睿尚婧烨余倩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双歧杆菌炎症因子抗氧化
- 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双歧杆菌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同时低、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4和12 ml/(kg·d),6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0 mg/kg),继续灌胃2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随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和粪便,测定胰岛素和血脂含量,T-RFLP技术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微生态制剂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OGTT试验中1 h和2 h血糖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FFA、TG、LDL-C含量均降低(P<0.05),HDL-C含量升高(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肠道中双歧杆菌含量明显增加(P<0.05),肠道其余5种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造模过程中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
- 徐宗凯王蓉杨燕戴锐睿尚婧烨余倩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双歧杆菌糖脂代谢肠道菌群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作为疫苗活菌载体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胞内寄生菌,由于具有能在吞噬细胞的胞浆内生长和繁殖的特性,使插入其中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通过MHCⅠ、Ⅱ类途径在宿主细胞内加工和递呈,从而引起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反应,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本文特对以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为疫苗活菌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林青青徐宗凯周梦莹汪川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T细胞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