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辉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康复
  • 1篇电治疗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早期功能锻炼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内血管瘤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中频电
  • 1篇中频电治疗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型
  • 1篇椎动脉型颈椎...
  • 1篇椎体
  • 1篇椎体成形
  • 1篇椎体成形术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3篇王丽辉
  • 2篇顾龙殿
  • 2篇丁铃
  • 1篇叶红
  • 1篇胡永善
  • 1篇高黎黎
  • 1篇王彩华
  • 1篇陈郁
  • 1篇李镇锋
  • 1篇瞿春华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颈腰痛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VP治疗椎体内血管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内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采用经皮内注骨水泥填充封闭术治疗的18例椎体血管瘤。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18例术前疼痛VAS评分4~9分,平均6.7分,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0~4分,平均0.3分。术后2 d 9例腰痛症状消失,能自由活动。6例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平均2.7分,经过康复科行腰背部激光、微波、中频等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平均6.0分,经3个月康复治疗后疼痛VAS评分降低到平均1.0分;1例术后3 d疼痛VAS评分4分,术后1年腰背部仍有疼痛,复查发现合并腰椎骨质疏松,临近椎体椎板出现退行性炎症反应。结论 PVP治疗椎体内血管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丁铃王丽辉顾龙殿蒲兵兵瞿春华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
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组(A组)、颈椎牵引加电疗综合治疗组(B组)每10次一个疗程,治疗20次后,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分别对疼痛和颈部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止痛效果和颈部功能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都有效,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颈椎牵引有较好疗效,如果颈椎牵引加上微波和中频电疗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则疗效更好。
李镇锋王彩华王丽辉陈郁胡永善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中频电治疗微波治疗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医学科介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9-1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45例踝关节骨折,根据术后康复医学科介入功能锻炼的时机分组,早期组133例(术后30 d内介入),中期组61例(术后31~90 d介入),晚期组51例(术后介入时间超过90 d)。结果早期组随访时间为(43.6±25.7)个月,中期组为(44.0±25.1)个月,晚期组为(45.7±21.0)个月。晚期组年龄最大,早期组年龄较小。早期组末次随访时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92.8±7.5)分,中期组为(78.1±9.4)分,晚期组为(56.9±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足踝功能AOFAS评分最高,中期组次之,晚期组最低。早期组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改善最明显,晚期组改善程度最差。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首要条件,而康复医学科的早期介入对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循序渐进原则。
王丽辉林巧景顾龙殿叶红高黎黎丁铃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康复医学科早期功能锻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