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江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隧道
  • 3篇铁路
  • 3篇铁路隧道
  • 1篇地层变形
  • 1篇动应力
  • 1篇断面
  • 1篇断面隧道
  • 1篇应力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隧道基底
  • 1篇突水
  • 1篇重载
  • 1篇重载铁路
  • 1篇稳定性
  • 1篇既有公路
  • 1篇加固技术
  • 1篇高压富水
  • 1篇公路
  • 1篇构造带
  • 1篇海底隧道

机构

  • 4篇中国铁路设计...

作者

  • 4篇苏江
  • 1篇孟庆余
  • 1篇李光京
  • 1篇方伟

传媒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中国高新技术...
  • 1篇山西建筑
  • 1篇隧道建设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断面隧道高压富水变质岩地层及构造带灾害处理技术——以旧堡隧道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旧堡隧道地处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地层为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岩石因受多期地质构造运动作用,断裂构造极为发育。隧道地下水发育且部分地段存在承压水,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掌子面突水涌碴、开挖面坍塌,采取架设临时仰拱和临时挡墙措施,加固绕避;针对初期支护大变形、二次衬砌开裂等情况,采取超前注浆、超前大管棚和双层初期支护等措施,确保隧道衬砌结构安全;针对隧道地下水发育情况,采用排水型防水板、边墙增设碎石盲沟并增加泄水洞等措施,确保隧道运营安全。
孟庆余苏江方伟
关键词:铁路隧道承压水
重载铁路隧道基底荷载效应及加固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30t轴重列车以120km/h的速度经过隧道的情况,分析了在移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基底产生的附加沉降、附加动应力效应及影响范围,并介绍了重载铁路隧道基底检测流程和加固设计计算的基本原则,对隧道基底需处理的岩土类型、特性以及相应的加固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出各加固方案在不同隧道施工环境中的适用性。
苏江
关键词:重载铁路铁路隧道动应力加固技术
海底隧道与横通道交叉部施工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厦门翔安主隧道与横通道交叉结构的施工过程,得出隧道交叉部的变形、围岩应力及支护受力特征,研究结论为软弱围岩隧道交叉部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
李光京苏江
关键词:横通道数值模拟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地层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文章结合张唐铁路工程燕山隧道下穿公路出口段,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研究分析了其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特性、力学响应、能量积聚及塑性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最大沉降量小于规范要求,围岩竖向最大变形为20 mm,水平变形为16 mm;掌子面前方挤出变形明显,最大值为38 mm;边墙能量密度集中现象较显著,位于距洞壁5 m深部围岩处;掌子面前方6 m左右围岩处出现能量积聚,为掌子面稳定关键部位;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掌子面前方、拱肩、边墙及墙脚。为此,建议对掌子面进行预加固,保证墙脚和拱肩部位配筋,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
苏江
关键词:铁路隧道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