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讲清楚讲透彻
- 2022年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十个坚持"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有助于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刘辉吴永华
- 关键词:《决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六中全会
- 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从辩证唯物主义中汲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吴永华郝菲菲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辩证唯物主义
- 黑格尔国家观刍议被引量:3
- 2013年
- 黑格尔一方面因其国家观强调君主制而被诟病为鼓吹君主制的普鲁士国家官方哲学家,另一方面因其构筑的恢宏庞大的国家以及一套缜密的内部政治制度而被认为提供了一个乌托邦国家方案。而事实上,黑格尔的国家观为我们展示了国家的合理性。黑格尔认为,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人缺失了人的普遍性,因此,他对古希腊特别是雅典城邦充满敬意。尽管如此,黑格尔并非厚古薄今。黑格尔早年通过诉诸宗教试图解决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分裂的境况,无果后他借助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市民社会的透视将复兴人的普遍性这一古典理想寄托于国家。黑格尔所论的国家,是既能扬弃近代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原则,又能实现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相统一的伦理实体。
- 吴永华
- 关键词:黑格尔市民社会
- 在“六个必须坚持”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被引量:2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系统阐述和回顾了我们党和国家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报告指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报告的第二部分.
- 刘辉吴永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化基本方略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奋斗幸福观”被引量:2
- 2020年
- 奋斗幸福观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了奋斗幸福观的主体是人民;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以及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决定了奋斗幸福观的内涵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实践特有的理论品格,决定了奋斗幸福观的路径是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观和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的奋斗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 吴永华
- 关键词:群众观历史观实践观
- 卢梭论两性平等被引量:3
- 2017年
- 布鲁姆从爱欲的角度绎释了卢梭《爱弥儿》这一作品。在他看来,卢梭预见布尔乔亚因只关心自我保存而无法实现人之联合是平等原则在两性问题上的蔓延带来的严重后果。卢梭认为,两性的结合是人之联合的典范和基础,为此,他重返柏拉图,恢复了爱欲这一古老的主题。与柏拉图消灭性别差异不同,卢梭尊重两性差异,他从性升华为爱、从欲望升华为责任的可能性出发,以两性之爱、母子之情和男性的保护欲为根基,通过组成家庭的方式实现两性的真正结合,从而加强政治秩序中的人之联合。可以说,卢梭挖掘了爱欲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为解决布尔乔亚社会中人之联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我们无法回避的方案。
- 阿兰·布鲁姆吴永华田冠浩
- 关键词:家庭政治秩序
- 论卢梭对家庭的发现被引量:1
- 2021年
- 霍布斯和洛克为现代政治社会奠定了"个人原则"。卢梭的重要性在于,他率先对个人原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指出自私的个人无法实现人之联合,无法成为社会的坚实基础。为此,他重返柏拉图,恢复了爱欲这一古老的主题。与柏拉图消灭性别差异不同,卢梭尊重两性差异,他以两性之爱和父母子女之爱为根基,通过组成家庭的方式实现个人之间的真正结合,从而使对个人原则的节制成为可能。
- 吴永华
- 关键词:家庭贤妻良母
-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意蕴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的现实问题,它还是一个具有政治哲学深度的理论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进行政治哲学反思,需要追溯到作为西方现代化根基的由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洛克创立的现代政治哲学,以及马克思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前提,即个人、权利、幸福等的批判。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意蕴,就在于阐释其马克思政治哲学基础以及其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 吴永华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哲学权利
- “第二个结合”彰显自信自立精神品格
- 2025年
-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 吴永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美丽吉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吉林的理论与实践
- 2025年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思想遵循和实践指南。美丽吉林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吉林考察调研,就吉林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走出具有吉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文章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的宝贵文献,总结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吉林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美丽吉林的有关建议,以期有助于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吉林的理论与实践的独特价值,更加全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持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吉林新篇章。
- 黄承梁吴永华韩哲李雨停
- 关键词: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