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肺通气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14例)及对照组(16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通气治疗,观察组行单肺通气,并在主要手术操作结束后将导管退至主气管,恢复双肺通气,记录插管机械通气后(T0)、气胸后15 min(T1)、气胸后60 min(T2)、术毕双肺通气后10 min(T3)不同时间段患儿呼吸参数及血气指标变化,并记录肺萎陷情况,探究不同通气方式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正态分布采用Shapiro-Wilk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气胸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3.86±0.53)mmHg比(4.88±0.50)mmHg,t=5.362,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29±2.55)d比(26.31±3.00)d,t=3.967,P<0.05],但两组气管插管成功时间[(29.36±3.39)s比(29.56±2.37)s,t=0.190,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2.29±2.55)d比(26.31±3.00)d,t=3.967,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T2时刻PIP、RR、PEEP、MA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T1、T2时刻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时刻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T3时刻HR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T1、T2时刻HR显著高于T0时刻(P<0.05);与T0时刻比,两组SpO2 T1及T2时刻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T1、T2时刻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T2时刻Pa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T1、T2时刻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T0时刻比较,两组T1、T2时刻PaCO_(2)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T1、T2时刻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萎陷质量Ⅰ级占比较对照组更高(χ^(2)=4.736,P<0.05),但肺萎陷Ⅱ级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51,P<0.05),两组肺萎陷Ⅲ级占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胸腔镜手术单肺�
- 马丽杨飞魏云伟张维智田蔼萍高昶蕤
- 关键词:单肺通气新生儿胸腔镜手术
- 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儿童全身麻醉后苏醒期与临床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为儿童术后躁动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的行全身麻醉的患儿876例,观察组为全麻术后发生躁动的患儿53例,对照组为未发生躁动的患儿82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否与性别、年龄、手术史、手术前的焦虑状况、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的规模、手术过后的疼痛状况、术后留置尿管、苏醒时间的长短相互关联。结果: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组和非躁动组在性别、手术史、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的规模、苏醒时间的长短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手术的规模、术后疼痛。而手术规模的大小可能在患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发生中与其他因素有相互协同作用。结论:年龄、术后疼痛、留置导尿管是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规模的大小可能与其他因素相互协同作用。
- 马丽杨飞田蔼萍
- 关键词:苏醒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