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丽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妊娠
  • 2篇足月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胆汁淤积
  • 1篇炎性标志物
  • 1篇药物
  • 1篇引产
  • 1篇营养
  • 1篇预后
  • 1篇再次剖宫产
  • 1篇再次妊娠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妊娠并发
  • 1篇妊娠并发症
  • 1篇妊娠合并
  • 1篇术后
  • 1篇胎膜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5篇田丽莉
  • 3篇阮雪茹
  • 2篇黄秀敏
  • 1篇胡益群
  • 1篇张智勤
  • 1篇黄秀敏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时机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引产时机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住院的240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根据引产时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破膜后2~12 h引产,对照组破膜后12~24 h引产。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持续时间以及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产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57%,低于对照组的1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2~12 h进行引产,可有效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减少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破膜后12~24 h进行引产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田丽莉吴琼阮雪茹
关键词:胎膜早破足月妊娠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2019年410月入院并接受问卷调查孕妇453例:剖宫产分娩218例,其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117例(病例组),其它指征剖宫产分娩101例;阴道分娩235例(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束后,采用SPSS20.0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该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孕妇配偶倾向的分娩方式、孕妇其他家人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加强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宣教和孕期管理,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孕妇阴道试产,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将有利于降低我国剖宫产率。
张智勤张智勤黄秀敏黄秀敏
关键词:妊娠再次剖宫产
6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例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妊娠结局。方法:分析2011-06~2013-06共6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经过治疗后,比较其与45例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与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羊水胎粪污染风险均增加;以TSH〈3.0MIU/L做为治疗目标值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前及孕期甲减的筛查并及时给予足量甲状腺素补充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田丽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并发症
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亚组(n=101)。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按照86例初产妇的分娩孕龄,进一步分为ICP早产亚组(n=37)和ICP足月亚组(n=49)。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龄等),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总胆汁酸(sTBA)等。本研究经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076),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ICP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ALP、AST、NLR和s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孕龄、白细胞计数、HCT、Hb、GGT、A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ICP亚组患者的孕龄大于重度ICP亚组,而轻度ICP亚组患者sTBA浓度低于重度ICP亚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HCT、血小板计数、Hb、GGT、ALP、ALT、AS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95%CI:0.737~0.867,P<0.001),0.642(95%CI:0.560~0.724,P<0.001)和0.947(95%CI:0.920~0.974,
田丽莉刘婕万曼谢韵吴碧芳苏瑞章田钊旭黄秀敏胡益群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内足月分娩总胆汁酸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妊娠结局和治疗影响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SLE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SLE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正常妊娠孕妇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信息、营养状态,比较研究组分娩前后用药情况,比较研究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次数无明显差异,既往不良孕产史差异明显(χ^(2)=6.457,P<0.05);研究组活动期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下降(χ^(2)=2.473,P<0.05),(χ^(2)=3.767,P<0.05),但BMI值无明显差别(χ^(2)=6.457,P>0.05);研究组分娩后泼尼松口服、泼尼松龙静滴等使用明显增加(χ^(2)=3.115,P<0.05),(χ^(2)=5.572,P<0.05),而环磷酰胺静滴、羟氯喹口服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P>0.05),(χ^(2)=0.736,P>0.05),研究组活动期妊娠丢失,肺动脉高压(PE)等明显增加(χ^(2)=6.425 P<0.05),(χ^(2)=6.029,P<0.05),而产后出血无差异(χ^(2)=1.413,P>0.05)。结论:妊娠合并SLE增加了孕妇不良孕产史,影响孕妇营养状态,限制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妊娠合并SLE活动期增加了狼疮性肾炎等并发症,同时导致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增多。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2023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的后期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内容。
田丽莉吴琼阮雪茹
关键词: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营养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