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雪茹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妊娠
  • 3篇宫颈
  • 2篇增殖
  • 2篇胎盘
  • 2篇剖宫产
  • 2篇迁移
  • 2篇宫颈癌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地平
  • 1篇胸苷
  • 1篇胸苷磷酸化酶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状况
  • 1篇药物
  • 1篇引产
  • 1篇营养
  • 1篇诱因
  • 1篇再次剖宫产
  • 1篇再次妊娠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阮雪茹
  • 3篇陈珣
  • 3篇田丽莉
  • 2篇李巧云
  • 2篇林翠花
  • 1篇黄秀敏
  • 1篇张碧黎
  • 1篇眭健健
  • 1篇李莎
  • 1篇张智勤
  • 1篇黄秀敏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乳头瘤病毒L1衣壳蛋白广谱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024年
目的:建立检测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L1衣壳蛋白的方法。方法:通过免疫小鼠及单抗筛选获得一株能与多种型别HPV L1衣壳蛋白反应的广谱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L1衣壳蛋白的蛋白质印迹法(WB)方法,对其检测的限度进行验证,并对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得到的抗体具有至少和11种型别HPV L1衣壳蛋白反应的活性,能够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L1衣壳蛋白,检测限度达0.4~3.7μg·mL^(-1)。结论:广谱抗体可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脱落细胞中HPV L1衣壳蛋白的WB检测。
陈珣阮雪茹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2019年410月入院并接受问卷调查孕妇453例:剖宫产分娩218例,其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117例(病例组),其它指征剖宫产分娩101例;阴道分娩235例(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束后,采用SPSS20.0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该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孕妇配偶倾向的分娩方式、孕妇其他家人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加强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宣教和孕期管理,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孕妇阴道试产,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将有利于降低我国剖宫产率。
张智勤张智勤黄秀敏黄秀敏
关键词:妊娠再次剖宫产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妊娠结局和治疗影响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SLE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SLE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正常妊娠孕妇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信息、营养状态,比较研究组分娩前后用药情况,比较研究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次数无明显差异,既往不良孕产史差异明显(χ^(2)=6.457,P<0.05);研究组活动期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下降(χ^(2)=2.473,P<0.05),(χ^(2)=3.767,P<0.05),但BMI值无明显差别(χ^(2)=6.457,P>0.05);研究组分娩后泼尼松口服、泼尼松龙静滴等使用明显增加(χ^(2)=3.115,P<0.05),(χ^(2)=5.572,P<0.05),而环磷酰胺静滴、羟氯喹口服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P>0.05),(χ^(2)=0.736,P>0.05),研究组活动期妊娠丢失,肺动脉高压(PE)等明显增加(χ^(2)=6.425 P<0.05),(χ^(2)=6.029,P<0.05),而产后出血无差异(χ^(2)=1.413,P>0.05)。结论:妊娠合并SLE增加了孕妇不良孕产史,影响孕妇营养状态,限制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妊娠合并SLE活动期增加了狼疮性肾炎等并发症,同时导致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增多。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2023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的后期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内容。
田丽莉吴琼阮雪茹
关键词: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营养药物
初产妇头位试产难产的分析及处理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关键。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9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500例(难产组250例,顺产组250例)。结果胎位异常是引起难产的最主要原因,占难产数的76.4%,而持续性枕横、枕后位占胎位异常的81.15%,其中80.65%行剖宫产术。结论头位难产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难产征象,保持良好产力,适时纠正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
林翠花李巧云阮雪茹
关键词:初产妇头位难产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时机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引产时机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住院的240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根据引产时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破膜后2~12 h引产,对照组破膜后12~24 h引产。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持续时间以及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产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57%,低于对照组的1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2~12 h进行引产,可有效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减少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破膜后12~24 h进行引产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田丽莉吴琼阮雪茹
关键词:胎膜早破足月妊娠
168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容易造成产后出血,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识别,及时采取正确、综合的预防措施,做到预防为主,以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李莎阮雪茹
关键词:产后出血胎盘因素
TMCO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2024年
背景与目的:跨膜和卷曲螺旋结构域1(transmembrane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TMCO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质网钙离子通道蛋白,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的进展相关,但其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TMCO1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质粒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TMCO1的细胞株和稳定敲减TMCO1的细胞株。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EdU标记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并将稳定过表达TMCO1细胞与对照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TMCO1后,增殖能力显著增加(P<0.05);EdU标记实验显示,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TMCO1后,进行活跃DNA合成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宫颈癌HeLa细胞敲减TMCO1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表达增加,组蛋白H3的磷酸化减弱;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敲减TMCO1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P<0.001);EdU标记实验显示,宫颈癌HeLa细胞敲减TMCO1后,进行活跃DNA合成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 <0.05)。Transwell实验显示,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TMCO1后,迁移能力显著增加(P<0.001);敲减TMCO1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迁移(P<0.001)。稳定过表达TMCO1细胞中与细胞外基质-黏附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转导通路显著激活,而核糖体相关等通路受到抑制。结论:TMCO1过表达显著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敲减TMCO1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TMCO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的黏附及信号转导影响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陈珣郑真霞阮雪茹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迁移
硝苯地平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机体凝血、血压状况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讨硝苯地平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机体凝血、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拉贝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凝血状况、血压控制状况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95.00%(57/60)比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组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体凝血指标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更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压水平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水平两组比治疗前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硝苯地平与拉贝洛尔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其机体凝血以及血压状况,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可靠。
阮雪茹郑真霞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硝苯地平拉贝洛尔血压状况
胎盘早剥56例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胎盘早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病率0.55%。胎膜早破、臀位、机械性外伤、脐带因素、妊娠高血压为重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持续性下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57.1%,B超检出率92.0%,产后出血率32.1%,凝血功能障碍8.9%,新生儿窒息率21.4%,围生儿死亡率21.4%,剖宫产中证实子宫胎盘卒中13例(占剖宫产者54.2%)。Ⅱ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产前诊断率、母婴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Ⅰ度。结论应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及电子胎心监护,综合分析判断,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减少母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张碧黎阮雪茹眭健健
关键词:胎盘早剥诱因超声检查
我院6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2010年
剖宫产术是处理难产及病理妊娠的重要手段,是挽救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我院6年来的剖宫产率及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项指征的合理性,旨在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应用剖宫产术,提高产科质量。
林翠花李巧云阮雪茹
关键词:指征变化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病理妊娠产科质量围产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