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光明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胃肠
  • 2篇纤维化
  • 2篇消化道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化道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肝硬化
  • 2篇病毒
  • 2篇出血
  • 1篇代谢状态

机构

  • 8篇重庆市第五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黄光明
  • 5篇何治军
  • 4篇程文会
  • 4篇王孟仙
  • 3篇王忠
  • 3篇宁敏曼
  • 1篇胡忆
  • 1篇梅浙川
  • 1篇李杨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多功能抗胃食管反流气棉床垫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胃食管反流气棉床垫,具体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抗胃食管反流气棉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左半侧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三角形的气囊,所述气囊由橡胶制成,所述气囊高的高度方向...
黄光明宁敏曼王孟仙程文会廖世平郝亚琴陈萍王忠何治军
文献传递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与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肝硬化患者。将患者分为PPIs组(105例)及对照组(51例),PPIs组口服雷贝拉唑20 mg,每天1次或隔天1次,用药1年,对照组不服药,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随访到终点的患者共156例,PPIs组105例,对照组51例。PPIs组出血13例,占12.4%,对照组出血12例,占23.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P>0.05)。长期使用PPIs不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OR 0.980,95%CI 0.283~3.390,P=0.974)。结论长期口服PPIs不能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
王孟仙何治军黄光明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肝硬化胃肠出血静脉曲张
肝硬化患者深夜点心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硬化患者深夜点心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由紫薯、蜂蜜、枸杞、红枣、茯苓、赤小豆、陈皮、五味子、桃仁、葛根、荞麦米、当归、乳果糖为主要原料,以面粉、牛奶、发酵粉等为辅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
黄光明郝亚琴程文会廖世平陈萍王忠宁敏曼何治军胡忆王孟仙
文献传递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数字疗法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临床特征及数字疗法对MAFL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体检中心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体检人群。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5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脂肪肝门诊就诊的患者,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数字疗法组。数字疗法是利用应用程序(APP)管理平台对MAFLD患者在节制饮食和适度运动基础上进行干预前、干预中及干预后闭环式健康管理。分析体检人群和MAFLD患者性别、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腰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空腹血糖(FBG)和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等情况。结果:在1330例体检人群中,男性占72.9%(969/1330),平均年龄(55.0±13.9)岁,超重及肥胖人群占61%(811/1330),MAFLD患者占69.4%(923/1330),中重度MAFLD患者占MAFLD患者的80.8%(746/923),超重及肥胖人群中MAFLD患者高达82.6%(670/811)。不同程度BMI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患高血压、ALT、AST、TG、UA、FBG和CAP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MAFLD患者的年龄、BMI、是否患高血压、ALT、AST、TC、TG、UA、FBG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5例MAFLD患者数字疗法治疗26周后BMI、体脂率、腰围、ALT、AST、GGT、TC、TG、UA、FBG和CAP的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疗法治疗26周前后MAFLD患者的BMI、体脂率、腰围、FBG和CAP的差值与生活方式干预治疗26周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较高,超重和肥胖患者容易患MAFLD,MAFLD患者发生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尿酸和高血糖的风险更大。数字疗法可有效改善MAFLD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体质量和体脂含量,缩小腰围,降低
黄光明刘钦陈萍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健康生活方式
雷贝拉唑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4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符合条件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72例和肝源性溃疡(HU)患者90例,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均分为A、B、C三亚组,PHG组中A、B、C亚组各为24例,HU组中A、B、C亚组各为30例,A亚组口服雷贝拉唑20 mg qd,B亚组口服雷贝拉唑20 mg qod,C亚组不服药,观察1年,随访指标包括临床血清学指标(血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功能、血镁)及有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复查胃镜明确出血病因)。结果随访到终点的患者共156例,其中PHG组69例,PHG(A)23例、PHG(B)24例、PHG(C)22例;HU组87例,HU(A)29例、HU(B)29例、HU(C)29例。无论是雷贝拉唑20 mg qd还是20 mg qod,与对照组比较,在预防肝硬化PHG和HU致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均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治疗1年,未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在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可能不是恰当的选择。
王孟仙何治军黄光明
关键词:雷贝拉唑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肝源性溃疡出血
抗病毒治疗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是否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肝病门诊就诊的61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通过FibroScan检查肝脏硬度值(LSM)≥9.7 kP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1)、恩替卡韦(ETV)组(n=19)、替诺福韦(TDF)组(n=21),观察组患者先不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26周后患者自愿选择ETV或TDF进行抗病毒治疗26周,ETV组、TDF组接受ETV或TDF进行抗病毒治疗52周,分别在基线时、观察或治疗26周时、治疗52周时检测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甲胎蛋白(AFP)、HBV DNA及LSM。结果3组患者基线时ALT、AST、AFP、PLT、HBV DNA及LS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V组中,治疗前、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PLT及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97、7.920、11.189、25.379,P均<0.05);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LSM低于治疗前,PLT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2周时LSM低于治疗2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中,治疗前、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AFP、PLT及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56、9.272、6.381、23.975、59.821,P均<0.05);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LSM低于治疗前,PLT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2周时AF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时LSM低于治疗26周,PLT高于治疗2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或治疗26周时3组患者ALT、AST、AFP、PLT及LSM与基线差值比较,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3.003、16.804、8.167、18.183、23.983,χ^(2)=118.942,P均<0.05);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ETV组、TDF组ALT、AST、AFP、PLT及
黄光明陈萍程文会郝亚琴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肝纤维化
消化道恶性肿瘤伺机性筛查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伺机性筛查结果,总结经验,为临床工作及社区宣教提供依据。方法整理研究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完成胃肠镜检查的受检者,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现及分布情况。结果共计完成胃肠镜检查25318例(男11532例,女13786例),发现恶性肿瘤病例301例(男218例,女83例),恶性肿瘤发现率为1.19%,且男性恶性肿瘤发现率(1.89%)明显高于女性(0.60%),肠镜恶性肿瘤发现率为2.19%(146/6658),明显高于胃镜[0.83%(155/18660)],女性低分化癌发现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病例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病例的95.35%。结论男性、下消化道更易发恶性肿瘤,伺机性筛查能有效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
王忠李杨何红兵郝亚琴宁敏曼黄光明何治军梅浙川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胃肠镜
谷丙转氨酶正常乙肝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及无创肝纤维化评估
2024年
目的了解谷丙转氨酶(ALT)正常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05例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PLT)、乙肝两对半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等指标,应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如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评估肝纤维化。以LSM≥9.7 kPa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阈值。结果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占69.5%,平均年龄47.8岁,进展期肝纤维化66例,占62.9%。≥50岁者的HBVDNA、LSM分别与<50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FIB-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病毒载量组的年龄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中病毒载量组的LSM、FIB-4指数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的性别、年龄、ALT、AST、PLT、HBVDNA、APRI评分、FIB-4指数与非肝纤维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评分与LSM呈正相关(r=0.430,P<0.001);FIB-4指数与LSM呈正相关(r=0.464,P<0.001)。结论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容易发生肝纤维化,男性、年龄较大者、HBVDNA病毒载量较高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更大,APRI评分、FIB-4指数与LSM呈正相关。
黄光明陈萍程文会郝亚琴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