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会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大面积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大面积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行ESD治疗的15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训练集,根据术后大面积狭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狭窄组和未狭窄组;另选择我院行ESD治疗的7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验证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ESD后大面积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C-index验证模型区分度;GiViTI校准带及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校准度;ROC曲线临界值与决策曲线分析法(DCA)曲线结合验证模型临床有效性。结果训练集患者中发生术后狭窄112例(70.89%)。肿瘤浸润深度为M3~SM1、剥离环周范围≥3/4环周、剥离纵径长度≥50 mm、固有肌层损伤、术中止血夹数量≥6个是食管ESD后大面积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食管ESD后大面积狭窄的发生率为69.74%。通过ROC曲线,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AUC分别为0.882(95%CI:0.820~0.955)和0.878(95%CI:0.774~0.928),模型区分度良好;GiViTI校准曲线带的80%~95%置信区间区域均未穿过45°角平分线(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中训练集P=0.581,验证集P=0.716。DCA曲线中阈值概率设定为30.4%,训练集和验证集临床净获益率分别为31%和35%,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肿瘤浸润深度为M3~SM1、剥离环周范围≥3/4环周、剥离纵径长度≥50 mm、固有肌层损伤、术中止血夹数量≥6个是食管ESD后大面积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应提前告知其发生术后狭窄的风险并考虑早期干预。
- 程文会宁敏曼王忠
- 关键词: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一种多功能抗胃食管反流气棉床垫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胃食管反流气棉床垫,具体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抗胃食管反流气棉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左半侧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三角形的气囊,所述气囊由橡胶制成,所述气囊高的高度方向...
- 黄光明宁敏曼王孟仙程文会廖世平郝亚琴陈萍王忠何治军
- 文献传递
-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及超声内镜(EUS)检查,建立提高结直肠癌(CRC)浸润深度诊断能力的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21年3月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术后病理诊断进行确诊。最终共纳入CRC患者2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以2∶1的比例,将研究对象分为建模组(n=192)和验证组(n=9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NBI和EUS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C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CRC浸润深度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构建模型对CRC黏膜下浸润的诊断效能,并通过验证组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建模组中,淋巴结转移(OR=6.492,95%CI:5.128~7.855,P<0.001)、肿瘤分化程度低(OR=2.736,95%CI:1.731~3.741,P<0.001)和肿瘤长径较大(OR=2.049,95%CI:1.524~2.574,P<0.001)是CRC患者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RC黏膜下浸润深度的诊断能力较强,并在验证组得到内部验证,建模组与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945(0.935-0.955)和0.951(0.942-0.961)。结论NBI联合EUS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对CRC浸润深度进行较好诊断。
- 程文会宁敏曼王忠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窄带成像肿瘤浸润
- 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
- 2023年
- 目的分析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择取6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观察组患者中不同病情轻重程度患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随机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均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随机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关系,临床用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宁敏曼程文会
- 关键词:血糖甘油三酯D-二聚体急性胰腺炎
- 肝硬化患者深夜点心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硬化患者深夜点心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由紫薯、蜂蜜、枸杞、红枣、茯苓、赤小豆、陈皮、五味子、桃仁、葛根、荞麦米、当归、乳果糖为主要原料,以面粉、牛奶、发酵粉等为辅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
- 黄光明郝亚琴程文会廖世平陈萍王忠宁敏曼何治军胡忆王孟仙
- 文献传递
- 抗病毒治疗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是否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肝病门诊就诊的61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通过FibroScan检查肝脏硬度值(LSM)≥9.7 kP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1)、恩替卡韦(ETV)组(n=19)、替诺福韦(TDF)组(n=21),观察组患者先不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26周后患者自愿选择ETV或TDF进行抗病毒治疗26周,ETV组、TDF组接受ETV或TDF进行抗病毒治疗52周,分别在基线时、观察或治疗26周时、治疗52周时检测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甲胎蛋白(AFP)、HBV DNA及LSM。结果3组患者基线时ALT、AST、AFP、PLT、HBV DNA及LS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V组中,治疗前、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PLT及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97、7.920、11.189、25.379,P均<0.05);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LSM低于治疗前,PLT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2周时LSM低于治疗2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中,治疗前、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AFP、PLT及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56、9.272、6.381、23.975、59.821,P均<0.05);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26周、治疗52周时ALT、AST、LSM低于治疗前,PLT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52周时AF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时LSM低于治疗26周,PLT高于治疗2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或治疗26周时3组患者ALT、AST、AFP、PLT及LSM与基线差值比较,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3.003、16.804、8.167、18.183、23.983,χ^(2)=118.942,P均<0.05);各时间点进一步两两比较,ETV组、TDF组ALT、AST、AFP、PLT及
- 黄光明陈萍程文会郝亚琴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肝纤维化
- 成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 2013年
- 目的探讨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报告1例成人LCH诊疗经过,并对该病诊断、治疗新进展做出分析。结果该病例属于LCH中的韩-薛-柯氏病(HSCD),以多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要表现,伴多发性淋巴结侵犯。诊断明确后给予化疗,症状缓解。结论 LCH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其中病理学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 谭光根刘丽程文会
-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谷丙转氨酶正常乙肝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及无创肝纤维化评估
- 2024年
- 目的了解谷丙转氨酶(ALT)正常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05例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PLT)、乙肝两对半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等指标,应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如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评估肝纤维化。以LSM≥9.7 kPa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阈值。结果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占69.5%,平均年龄47.8岁,进展期肝纤维化66例,占62.9%。≥50岁者的HBVDNA、LSM分别与<50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FIB-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病毒载量组的年龄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中病毒载量组的LSM、FIB-4指数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的性别、年龄、ALT、AST、PLT、HBVDNA、APRI评分、FIB-4指数与非肝纤维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评分与LSM呈正相关(r=0.430,P<0.001);FIB-4指数与LSM呈正相关(r=0.464,P<0.001)。结论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容易发生肝纤维化,男性、年龄较大者、HBVDNA病毒载量较高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更大,APRI评分、FIB-4指数与LSM呈正相关。
- 黄光明陈萍程文会郝亚琴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