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渭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陕西省渭南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300名0~2周岁儿童家长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回答准确率77.87%,总体知晓率60.00%;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人均得分(20.57±2.10)分,得分率82.95%;预防接种行为评分人均(24.18±1.96)分,得分率86.37%。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越高,预防接种态度及依从性越好;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母亲>父亲>其他人群(χ^2=28.429,P<0.01),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χ^2=39.703,P<0.01);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安全关注度较高。结论特定人群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宣传方式应注重针对性和多样性;疫苗接种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应加大。
- 胡伟军刘晓宇马钰曾云
- 关键词:预防接种知信行家长课堂
- 乙肝疫苗接种后外周血Tfh细胞、IL-21表达水平与血清抗体水平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深入理解Tfh细胞在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渭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乙肝疫苗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抗体应答水平,将HBsAb> 100 IU/L者100名纳入高应答组,并另选同期HBsAb≤100 IU/L者100名纳入低应答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HBsAb、Tfh细胞和IL-21的表达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Tfh细胞、IL-21与HBsAb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fh细胞和IL-21的表达水平对乙肝疫苗抗体应答水平的预测价值。结果 低应答组与高应答组接种乙肝疫苗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户口类型和家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应答组与高应答组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前HBs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种8周后,低应答组和高应答组者HBsAb均上升,且低应答组者HBsAb水平低于高应答组(P <0.05)。低应答组与高应答组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前Tfh细胞和IL-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种8周后,低应答组和高应答组者Thf细胞和IL-21水平均上升,且低应答组者Tfh细胞和IL-21水平低于高应答组(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fh、IL-21与HBsAb水平与成正相关(r=0.369、0.354,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Tfh、IL-21联合预测血清抗体应答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敏感度为0.750 0,特异度为0.820 0。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后,外周血中的Tfh细胞比例及其分泌的IL-21水平与血清HBsA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提示Tfh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乙肝疫苗引发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 曾云党娅珺李鹂
- 关键词:乙肝疫苗T辅助细胞白细胞介素21血清抗体
- TD-PCR技术用于肠道病毒71型检测的效能
- 2024年
- 目的探究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D-PCR)技术用于肠道病毒71型检测的效能。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所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儿人口学信息资料及生物标本。90例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均经TD-PCR技术检测,分析TD-PCR技术对肠道病毒71型的阳性检出率及定量检测效能。结果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检出率为100.00%(90/90),cDNA最低检测浓度为1.023μg/mL。结论TD-PCR技术可用于快速检测肠道病毒71型,为手足口病病原体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 李鹂秦维宁曾云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 渭南市劳教人员8048例艾滋病、乙型及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准确掌握渭南市监狱、劳教所羁押、劳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控制疾病蔓延提供依据。方法空腹静脉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HIV、HBsAg、抗-HCV检测。结果在8 048名检测者中,抗-HIV阳性5人(0.062%)、HBsAg阳性611人(7.59%)、抗-HCV阳性289人(3.59%)。结论具有静脉吸毒和供血人员中抗-HCV阳性率高;具有静脉吸毒、性乱人员抗-HIV检出率高;该人群对HBV普遍易感。面对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快速增长的现状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落实各项预防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趋势。
- 高建忠曾云李通情田蓉
- 关键词:抗-HIVHBSAG抗-HCV
- 渭南市2009年与2014年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情况比较
- 2016年
- 目的了解渭南市2009年与2014年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状况。方法对2009年与2014年渭南市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渭南市2014年规范化门诊建设率58.69%,高于2009年34.50%的建设率;免疫接种人员配置由2009年服务总人口的5.30/万下降到2014年的4.63/万,下降了14.47%;2014年主要是按周、按日接种比例增大;平均每名免疫预防人员每年接种疫苗的人次数由2009年的1 885.68剂次/人上升到2014年的2 149.22剂次/人,增加了263.54剂次/人。疫苗全程接种率提高,2014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类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接种率与2009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低,2009年乙肝、百日咳、肺结核、麻疹、甲肝等传染病发病率与2014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门诊建设,渭南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硬件条件及接种服务有了明显改善,疫苗接种率提高,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但仍需要加强和改善。
- 曾云焦莉萍沈托党林高超梁静李重映杨利英王娟吕凯
- 关键词:规范化接种门诊
- 陕西省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分析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22年渭南市麻疹疫情监测资料。结果:2009—2022年渭南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74例,年均发病率0.37/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61.31%。年平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区县依次为韩城市(0.78/10万)、潼关县(0.64/10万)和华州区(0.53/10万)。发病年龄主要为0~1岁,占全部病例数的50.73%。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57.30%)。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0剂次、1剂次、≥2剂次以及免疫史不详占比依次为34.31%、8.76%、1.82%、55.11%。结论:渭南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2022年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但MCV首针及时率及2剂次覆盖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 李鹂杨利英梁静陈翠萍孟珍曾云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免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