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青春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开放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育
  • 4篇开放教育
  • 4篇放教
  • 2篇进路
  • 1篇大职业教育
  • 1篇大职业教育观
  • 1篇学分
  • 1篇学分互认
  • 1篇圆梦
  • 1篇圆梦行动
  • 1篇职教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教育观
  • 1篇质量保障机制
  • 1篇融通
  • 1篇善治
  • 1篇实践进路
  • 1篇求学
  • 1篇网络教育
  • 1篇利益相关者

机构

  • 5篇国家开放大学
  • 1篇西安铁路职业...

作者

  • 5篇郭青春
  • 4篇袁文武
  • 2篇李志香
  • 1篇王丽娜
  • 1篇黄传慧
  • 1篇韩晓峰
  • 1篇田素霞

传媒

  • 2篇西北成人教育...
  • 1篇成人教育
  • 1篇天津电大学报
  • 1篇高等继续教育...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职教观视野下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困境与进路
2025年
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其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共同价值追寻。黄炎培大职业教育观视野下,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在于:驱动双方回归教育的“职业性”本位价值、彰显中国本土化的终身教育理论价值、提升其协同发展适应性和科学化的实践价值。面对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会化程度不够,协同发展合力不足”“科学化轨道偏离,协同发展流于表面”的现实困境,其协同发展的实践进路是:坚持“职业性”属性,实现育人目标协同;坚持“跨界性”本质,推动育人路径协同;坚持“系统性”思维,统筹资源配置协同;坚持“综合性”评价,推进育人结果协同。
袁文武李志香郭青春韩晓峰
关键词:职业教育开放教育实践进路
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2015年
探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不仅能够搭建起两类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效互通互联方式,为受教育群体提供更加灵活的教育选择机会,同时也能够切实推动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进程。结合"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分析目前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为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提供具体的实施案例和样板。
王丽娜郭青春黄传慧田素霞
关键词: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学分互认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开放教育治理:主体诉求、现实困境与善治进路被引量:1
2025年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异的主体诉求,根据其“受困于体制机制障碍导致公共利益难以最大化、受限于资历框架进程导致打造共享利益机制受阻、受制于科学范式评价缺陷导致各方利益无法维护”的现实困境,勾勒出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善治框架和善治进路。
袁文武郭青春李志香
关键词: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
国家开放大学“求学圆梦项目”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分析了国家开放大学“求学圆梦项目”的实施背景,阐述了实施之初的困境与对策。结合开放教育的合作办学运行机制,解决了影响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厘定的合作各方职责,构建了面向全国大型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结合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方案,构建了项目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与多家全国大型行业企业合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验证了完全基于网络的产业工人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行业企业诉求和产业工人实际需求。
袁文武郭青春
关键词:质量保障机制
“在线+实践”的技工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国家开放大学的融通实践被引量:1
2025年
开放教育与技工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结合国家开放大学“技能+素养”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情况,充分挖掘开放教育以“在线”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技工教育以“线下”为特征的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互补,构建了“在线+实践”的技工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两类教育协同的关键突破口进行课程融通,建立了两类教育的课程融通机制,形成了具体的融通原则、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施细则和实施流程。
袁文武郭青春
关键词:开放教育技工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