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洁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CT
  • 1篇多模态
  • 1篇性病
  • 1篇血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腹膜
  • 1篇原发性腹膜后...
  • 1篇造影
  • 1篇诊断准确率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前分...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期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平扫
  • 1篇缺血

机构

  • 6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周洁
  • 2篇李长清
  • 2篇符莉莉
  • 1篇邢增宝
  • 1篇蔡亲磊
  • 1篇易晓玲
  • 1篇许海娜
  • 1篇黄淑芳

传媒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78例,行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及CT小肠造影。分析CT和MR造影图像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肠壁形态,并与手术或内镜病理检查(金标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及CT小肠造影均能排除非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20例),且对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4.8%和96.6%,准确度分别为96.2%和97.4%,特异度均为100%,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符莉莉李长清周洁黄淑芳许海娜
关键词:小肠肿瘤
结肠腺癌CT强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结肠腺癌肿瘤灶的 CT 强化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85例结肠腺癌患者在治疗前行腹部 CT增强扫描,计算肿瘤灶 CT 强化程度。分析 CT 强化程度与肿瘤大小、位置、病理分级及癌胚抗原(CeA)的关系。结果85例结肠腺癌的 CT 强化程度范围 1.383~3.526,平均2.379±0.530。结肠腺癌病灶大小的测定范围为5~51 mm,平均(13.953±8.805)ITIHl。CT 强化程度与病灶大小之间呈正相关。30例发生于右半结肠、55例发生于左半结肠,CT 强北程度分别为2.543±0,520、2,289±0.5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腺癌 l 级28例、腺癌2级33例、腺癌3级24例,CT 强化程度分别为2.416±0.436、2.370±0.621、2.346±0.514,不同病理分级间CT 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A 的测定范围为 l.06~1243.32 ng/ mL,中位数为48.7 ng/ ml,CT强化程度与 CeA 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而不同病理分级间 Ce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859,P =0.169)。结论结肠腺癌的 CT 强化程度与肿瘤灶大小呈正相关,右半结肠腺癌的 CT 强化程度大于左丰结肠腺癌。肿瘤灶的坏死及免疫反应是影响肿瘤实性区血液供应的主要因素。
周洁
关键词:结肠腺癌CT病理癌胚抗原
CT颅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CT颅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366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取CT平扫、CT颅脑灌注成像技术,并与综合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检查结果...
冯志慧李世宽徐振铭周洁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CT平扫
高分辨率MRI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 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及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65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MRI 检查,包括垂直于病变...
李长清符莉莉周洁易晓玲邢增宝蔡亲磊
腹部CT检查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急腹症中,腹部CT 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 例急腹症患者.分两组,对照组:予以选择性腹部CT 检查,观察组:予以全面腹部CT 检查,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
周洁徐振铭冯志慧
关键词:急腹症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和MRI表现
2014年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 1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脂肪肉瘤(4例)和脂肪瘤(3例),脂肪成分为其主要特征;神经鞘瘤(3例)均位于脊柱旁沟;恶性淋巴瘤(3例),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成;平滑肌肉癌(2例),内见大片状坏死;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肿瘤密度略低于肌肉,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
周洁
关键词: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