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十堰市中心血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型
  • 2篇输血
  • 1篇血型血清学
  • 1篇意外抗体
  • 1篇增多症
  • 1篇真性
  • 1篇真性红细胞增...
  • 1篇真性红细胞增...
  • 1篇室间质评
  • 1篇输血安全
  • 1篇微量法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多
  • 1篇献血
  • 1篇献血者
  • 1篇红细胞增多
  • 1篇红细胞增多症
  • 1篇氨基转移酶
  • 1篇保密
  • 1篇保密性

机构

  • 4篇十堰市中心血...

作者

  • 4篇周吉
  • 3篇刘冬
  • 3篇彭冬菊
  • 1篇田方
  • 1篇陈晓霞
  • 1篇吴丹

传媒

  • 2篇襄阳职业技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WHO中国地区血型血清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十堰市中心血站血型血清学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制订相应改进措施,提高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分析能力。方法整理2016—2022年13次EQA回执报告,结合《年度室间质评(EQA)总结报告》,收集各检测项目与参考答案不符合产生的原因。结果ABO正、反定型符合率为100%(78/78);RhD血型鉴定符合率87.2%(34/39);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符合率为100%(39/39);抗体筛选和鉴定符合率为87.2%(68/78);交叉配血符合率为97.4%(114/117)。血型血清学EQA整体符合率为94.9%(333/351),结果满意12次,有待改进1次,其中10次Z值为0,“20N2”Z值为0.2、“21N2”Z值为0.7,“22N1”Z值为2.5,2020—2022年Z值有上升趋势。结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国地区血型血清学EQA活动检测难度系数逐年提高,检测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血型血清学检测理论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并结合运用,才能对日常工作中临床疑难结果做出准确判断,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血液输注。
舒群峰刘冬彭冬菊周吉张敏焦丹梅
关键词:血型血清学输血安全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方法确认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献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并对这种方法进行性能验证,证明其满足ISO15189的要求。方法按照CNSA-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的要求对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灵敏度、可报告范围、生物学参考区间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进行验证。结果 ALT质控血清和两个浓度献血者标本检测20次和20d的批内不精密度〈5.0%,批间不精密度〈6.7%;正确度估计通过2014年的原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和校准品结果分析,相对偏倚均小于1/2CLIA′88允许总误差;可报告范围用直线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0.995 1 X-5.618 4,r=0.999 7(R2=0.999 4),该检测范围内结果准确;生物学参考区间为0.0~32.7U/L;测量不确定度为(74.90±3.32)U/L。结论 ALT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均符合ISO15189的预期要求,该方法可以作为实验室的血液筛查检测方法。
曾付芳吴丹周吉田方彭冬菊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微量法筛血在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快速筛选患者Rh血型系统C、c、E和e意外抗体对应抗原阴性血液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相容性输血中的价值。方法文章以产生意外抗-e的O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微孔板稀释献血者红细胞,制备2%~5%红细胞悬液,用微量法检测标本红细胞Rh血型抗原,用标准法确定目标血液导管Rh血型抗原,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使用微量法检测的献血者标本Rh血型抗原结果与标准法确认结果100%相符,临床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在不影响细胞凝集和结果观察的前提下,微量法可以节约近70%的试剂、耗材成本,且该方法简便易行,为临床产生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患者的精准输血治疗赢取宝贵时间,适合基层血站和输血科开展应用。
陈晓霞舒群峰刘冬周吉彭冬菊焦丹梅
关键词:RH血型意外抗体输血
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献血者保密性弃血的启示与思考
2025年
目的探讨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献血者参与无偿献血的发现过程及纠正与预防措施。方法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悬浮红细胞质量指标,以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规定的检测方法,对悬浮红细胞进行常规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质量抽检过程中发现,该献血者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异常升高。通过回访了解到该献血者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不符合献血者健康征询相关标准。经与献血者沟通,其捐献的血液按保密性弃血原则进行报废处理,并对献血者采取永久屏蔽措施。结论血站应加强一线采血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强化血液制备、检测、质量抽检环节的管理;细化献血前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及时识别、发现不宜献血人群和不合格血液,杜绝不合格血液发往临床,确保受血者用血安全。
焦丹梅夏玲玲周吉张敏舒群峰刘冬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献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