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鹏遥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腋窝
  • 3篇腋窝淋巴结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超声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中毒
  • 1篇乳腺癌前哨淋...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肾病
  • 1篇肾毒
  • 1篇肾毒性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病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胡鹏遥
  • 3篇白玲
  • 2篇唐英
  • 2篇陈翠京
  • 2篇尉承泽
  • 2篇柳伟伟
  • 2篇郝晓鹏
  • 2篇陈子安
  • 1篇李万华
  • 1篇聂志勇
  • 1篇隋昕
  • 1篇王永安
  • 1篇邱泽武
  • 1篇常振宇
  • 1篇陈雪梅
  • 1篇唐瑛
  • 1篇尉承泽
  • 1篇郝晓鹏

传媒

  • 2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随着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率不断降低。本研究回顾性研究超声对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09-01-01-2013-01-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初治乳腺癌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患者357例,SLN转移阳性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除(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分析肿瘤T分期、分子分型与SLN转移的相关性,以及术前B超判断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SLN总体转移率21.0%(75/357);T1与T2期患者SLN转移率分别为20.6%(40/194)和23.7%(27/114),SLN转移与肿瘤T分期无关,χ2=1.23,P=0.54;Luminal A-like型、Luminal B-like〔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型、Luminal B-like(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患者SLN转移率分别为35.0%(14/40)、17.6%(25/142)、25.6%(10/39)、22.2%(8/36)和14.3%(4/28),SLN的转移与肿瘤分子分型无相关性,χ2=6.88,P=0.14;B超判断ALN转移的准确性为68.6%(245/357),敏感性为44.0%(33/75),特异性为75.2%(212/282),阳性预测值为32.0%(33/103),阴性预测值为83.5%(212/254),假阴性率为16.5%(42/254);当SLN转移阳性,B超判断ALN转移阳性患者的非SLN转移率明显高于B超判断转移阴性患者,非SLN转移率分别为72.7%(16/22)和14.3%(6/42),χ2=10.61,P=0.01;B超判断ALN转移阴性患者非SLN淋巴结转移负荷较低,均≤2枚。结论 T1、T2期乳腺癌SLN总体转移率为21.0%(75/357),其转移与肿瘤T分期和分子分型无关;B超可以较准确判断ALN的转移状态;B超判断ALN转移阴性实际转移阳性患者仅有较低的淋巴结转移负荷。
宋聪睿白玲唐英胡鹏遥郝晓鹏陈翠京尉承泽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腋窝淋巴结
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2~12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0例女性初治乳腺疾病患者,中位年龄50岁。其中乳腺癌患者153例,乳腺炎患者2例,巨大纤维瘤1例,纤维腺瘤44例。良性乳腺疾患腋窝淋巴结不作处理;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转移阳性或临床可疑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均行石蜡病理检查。由具有20年以上B超检查经验的医师在不明原发病诊断情况下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根据淋巴结B超影像学特征结合B超医师经验,将患者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可疑组和未转移组。对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B超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假阴性率及假阴性患者腋窝淋巴结肿瘤转移负荷,并对B超各参数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作用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B超判断上述3组的转移率分别为84.51%、45.16%和7.14%;转移组+未转移组B超判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6%、89.1%、84.5%和92.7%;转移组+未转移组B超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为0.779;7例B超判断假阴性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均只有1枚。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纵径≥1 cm,其转移率明显高于纵径<1 cm,分别为44.2%/14.3%(P<0.001);淋巴结纵横比≤1.5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纵横比>1.5,为65.6%/35.1%(P<0.001);淋巴结皮质厚度≥3 mm的转移率达67.5%,<3 mm的淋巴结转移率仅为1.2%(P<0.001);淋巴结出现中央型或混合型血流信号,淋巴结转移率分别达75%及79%(P<0.001)。结论 B超可准确判断部分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假阴性�
胡鹏遥尉承泽郝晓鹏柳伟伟白玲唐瑛陈子安陈雪梅宋聪睿
关键词:B超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前哨淋巴结
汞的肾毒性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6年
汞是常见的重金属毒物,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汞中毒可对人体多个脏器产生严重损害。临床上因汞中毒导致的肾病逐年增多,其损伤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有限。本文就汞的肾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汞对肾的直接毒性作用,生物膜系统受损,汞-金属硫蛋白复合物形成,胞内Ca2+平衡失调,氧化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免疫性损伤等。归纳总结了临床上常见治疗方法的机理及局限,并对几种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探究汞对肾造成损害的疾病模型,旨在为临床上慢性汞中毒导致的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相关支持。
陈子安聂志勇李万华胡鹏遥隋昕邱泽武王永安
关键词:汞中毒肾毒性肾病
早期乳腺癌无创腋窝淋巴结分期的临床初步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连续收治的282例新发Tis-T2期乳腺癌患者,指定2名高年资超声医师行腋窝超声检查,根据淋巴结声像学参数,将患者分为转移组、未转移组或可疑组。腋窝淋巴结分期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比较各组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声像学参数对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超声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未转移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5.6%、87.1%、86.4%、86.3%和86.3%,Kappa值为0.727(P<0.001)。在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超声判断未转移组的平均淋巴结转移负荷明显低于超声转移组(1.2/6.9枚,P<0.001),超声判断为未转移而病理结果证实为转移的患者共16例,其中14例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仅为1枚,其余2例患者分别为2枚和3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皮质厚度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皮质厚度、髓质与皮质厚度比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0%和85.1%。结论超声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超声判断假阴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较低。最大皮质厚度是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最主要的声像学参数。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超声检查无创评估可能是潜在的替代前哨淋巴结活检行腋窝淋巴结分期的手段。
常振宇白玲唐英陈翠京胡鹏遥郝晓鹏柳伟伟尉承泽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