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芸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萎缩性
  • 3篇萎缩性胃炎
  • 3篇胃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萎缩性
  • 3篇慢性萎缩性胃...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溃疡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医药治疗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昆山市中医医...

作者

  • 6篇胡芸
  • 4篇徐进康
  • 4篇陆喜荣
  • 4篇陶鸣浩
  • 3篇杨炜
  • 1篇戴晓兰
  • 1篇王安琪

传媒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炎Ⅱ号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胡芸
提壶揭盖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P、NO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提壶揭盖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P物质(SP)、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期间2组共脱落3例,最终纳入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降血糖基础上基于提壶揭盖法组方治疗,对照组在常规降血糖基础上给予乳果糖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排便情况、心理状态及血清SP、NO水平。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后,2组大便干结、排便不畅、腹胀、里急后重及腹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大便干结、排便不畅、腹胀、里急后重及腹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排便时间均缩短,排便频率均降低,大便性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便频率低于对照组,大便性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S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提壶揭盖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肠道动力及心理状态,促进排便。
陆喜荣戴彦苗胡芸陶鸣浩徐进康杨炜
关键词:糖尿病便秘提壶揭盖法P物质一氧化氮
“消、托、补”三步法治疗胃溃疡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消、托、补"三步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过程中脱落5例,最终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消、托、补"三步法中药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胃溃疡复发率,并检测胃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再生蛋白Ⅰ(regenaration gene I,RegI)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胃溃疡复发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胃痛、反酸、纳差症状显著改善,胃黏膜PCNA表达显著升高,TGF-β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消、托、补"三步法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修复,提高黏膜愈合质量,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减少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陆喜荣戴彦苗胡芸陶鸣浩徐进康杨炜
关键词:胃溃疡增殖细胞核抗原转化生长因子Β1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被引量:5
2013年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基础,胃气阻滞是CAG的主要病理变化,胃络瘀阻贯穿于CAG病变全过程。临床常采用分型治疗、固定方治疗及中医外治等,治法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及寒热并用等立方。
胡芸徐进康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疏肝理气
溃结灵口服、青蒲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溃结灵口服、青蒲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溃结灵口服联合青蒲方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钙卫蛋白,以及肠黏膜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和其基因甲基化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30/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腹泻、脓血便、腹胀、肛门灼热及里急后重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ESR及粪钙卫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黏膜组织及血清IL-6表达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黏膜组织IL-6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结灵口服、青蒲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UC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之一为提高肠黏膜IL-6甲基化水平,降低IL-6表达。
陆喜荣徐进康陶鸣浩杨炜胡芸
关键词:中药疗法
“参芪桃红汤”辅助治疗脾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49例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参芪桃红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方案治疗脾虚络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虚络瘀型CAG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49例、对照组完成48例。2组患者入组后均按标准四联抗Hp方案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参芪桃红汤,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2组疗程均为1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核因子(NF)-κB、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3(TET3)、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p的意向治疗(ITT)根除率、胃黏膜萎缩/肠化程度和范围(OLGA/OLGIM)分期改善率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胃脘痞塞、胃脘刺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舌下脉络瘀阻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p的ITT根除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后治疗组OLGA/OLGIM分期改善率(69.39%/73.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2%/52.0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β、NF-κB、PD-L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ET3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抗Hp治疗联合参芪桃红汤对脾虚络瘀型CAG伴Hp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Hp的ITT根除率、胃黏膜萎缩/肠化程度等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抗Hp治疗联合胃复春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促癌因子以抑制炎症反应、胃癌细胞生成转移有关。
陶鸣浩胡芸胡芸戴晓兰王安琪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香砂六君子汤血府逐瘀汤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