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容

作品数:36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食用
  • 9篇食用菌
  • 6篇金耳
  • 6篇风味
  • 5篇牛肝菌
  • 4篇营养
  • 4篇栽培
  • 3篇营养价值
  • 3篇贮藏
  • 3篇蘑菇
  • 3篇兰茂
  • 3篇挥发性
  • 3篇挥发性风味
  • 3篇保鲜
  • 2篇多糖
  • 2篇药用
  • 2篇药用价值
  • 2篇银耳
  • 2篇生物活性
  • 2篇松茸

机构

  • 36篇中华全国供销...
  • 1篇云南省科学技...
  • 1篇云南开放大学
  • 1篇云南云菌科技...

作者

  • 36篇何容
  • 34篇张微思
  • 23篇罗晓莉
  • 21篇张沙沙
  • 15篇曹晶晶
  • 12篇孙达锋
  • 5篇华蓉
  • 5篇郭永红
  • 5篇李建英
  • 4篇罗孝坤
  • 4篇刘绍雄
  • 2篇朱萍
  • 2篇吴素蕊
  • 2篇桂明英
  • 1篇龙云锋
  • 1篇董娇
  • 1篇郭相
  • 1篇邹永生
  • 1篇张丽英
  • 1篇刘春丽

传媒

  • 7篇中国食用菌
  • 3篇食用菌
  • 3篇农产品加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食药用菌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云南科技管理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肚菌人工栽培及其伴生菌研究现状被引量:13
2017年
羊肚菌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享誉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地区实现了人工栽培。尽管已初步攻克羊肚菌人工栽培难题,但产量低、出菇不稳定、重现性差,实现产业化生产还很艰难。影响羊肚菌高产、稳产的原因很多,其中存在伴生菌可能是原因之一。多年来,有关羊肚菌伴生菌的报道很多,木霉、黑腐皮壳菌、毛霉等都有对羊肚菌具伴生作用的相关报道。通过阐述羊肚菌栽培现状及羊肚菌伴生菌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羊肚菌栽培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建英刘绍雄罗孝坤何容张微思
关键词:羊肚菌人工栽培伴生菌
一种利用气调库保鲜贮藏食用菌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气调库保鲜贮藏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气调库消毒:用臭氧进行气调库密闭消毒20‑30小时,库温控制为1℃‑8℃,并维持稳定2小时以上;2)食用菌预处理:将新鲜完整的食用菌进行驱虫处理后,置于1...
孙达锋张沙沙张微思罗晓莉何容曹晶晶
文献传递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松茸减压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被引量:16
2020年
该文通过分析松茸减压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建立一种新的快速判断松茸新鲜度方法,为松茸贮藏保鲜机理及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检测分析松茸减压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GC-MS方法在松茸减压贮藏期间共检出7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物质有23种,醛类物质有29种,酮类9种,烷烃类5种,酯类2种,其他类8种,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新鲜松茸特征香气物质为:1-辛烯-3-醇、3-辛酮、肉桂酸甲酯。贮藏第15天是松茸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点,即新鲜度变化的拐点;不同贮藏期间的松茸气味可以通过电子鼻有效区别出来,因此,松茸保鲜贮藏过程中可用电子鼻初步快速判断其新鲜度。
张沙沙罗晓莉曹晶晶何容张微思
关键词:松茸电子鼻挥发性风味成分减压贮藏
真空油炸食用菌脆片低含油率加工技术被引量:6
2022年
食用菌脆片鲜香酥脆,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真空油炸技术是目前加工食用菌脆片的主要技术,但在传统真空油炸技术的基础上,降低脆片含油率仍然是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综述真空油炸食用菌脆片加工过程中,漂烫、渗透脱水、涂膜、冷冻、预干燥等的物料预处理方式,油炸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筛选优化,以及油炸后真空脱油、联合干燥等处理工艺要点,联合工艺应用,以得到含油率显著低于传统真空方式的油炸食用菌脆片产品。对真空油炸食用菌脆片开发中其他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简述分析,以期为真空油炸食用菌脆片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曹晶晶罗晓莉何容张微思张沙沙孙达锋
关键词:真空油炸预处理含油率
24个黑木耳栽培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对24个黑木耳栽培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观察一级种、二级种到栽培种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菌丝长势、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和农艺学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本地主栽品种黑20(云菌木耳2号)为对照,筛选出适合云南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黑24(云菌木耳5号)。
何容罗孝坤尚陆娥徐丕曦郭永红
关键词:黑木耳栽培品种品比试验
鸡枞即食新产品技术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真空低温油浴脱水技术,开发特色风味即食野生鸡枞菌新产品。通过工艺筛选最佳参数:漂烫温度82℃~87℃,10min;15%麦芽糊精和10%麦芽糖液浸渍,浸渍4h~6h;真空度0.075MPa~0.076MPa,温度90℃~92℃,250 r/min离心脱油3 min;充N2包装;水分含量为2%~3%时,产品组织呈蜂窝状海绵体,鲜菌特征明显。
邹永生朱萍张丽英何容张微思
关键词:即食产品生产工艺
一种冲泡型金耳银耳双耳固体汤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泡型金耳银耳双耳固体汤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冲泡型金耳银耳双耳固体汤料包括原料重量份的金耳30~50份、银耳15~25份、红枣4~8份和辅料20~40份。本发明是将金耳和银耳子实体经超声波处理后,添加一...
罗晓莉张沙沙何容张微思曹晶晶
文献传递
一种金耳银耳复合果味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耳银耳复合果味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保健功效的金耳银耳果味酱的原料重量份配比:金耳80~100份;银耳60~80份;雪梨60~80份;白砂糖60~80份;白醋3~5份;水80~100份。本发明的原料金...
张微思何容张沙沙曹晶晶毛玲罗晓莉
文献传递
一种金耳菌丝体多糖吐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金耳菌丝体多糖吐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金耳菌丝体多糖吐司的原料包括:高筋面粉250份、金耳菌浆160‑180份、金耳菌丁15‑25份、奶粉20‑30份、绵白糖15‑25份、黄油10...
何容孙达锋周锫罗晓莉曹晶晶张沙沙张微思
18个食用菌菌株的菌丝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2025年
为探究食用菌菌丝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采用液体发酵培养18个菌株,测定菌丝体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使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8个食用菌菌株的菌丝体蛋白质含量为26.4~47.3 g·100^(-1)·g^(-1)(其中7个菌株的蛋白质含量超过40%),总氨基酸含量为16.58~34.37 g·100^(-1)·g^(-1)(其中4个菌株的氨基酸总量超过30%)。有3个菌株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均高于WHO/FAO模式参考值,分别为羊肚菌、榆黄菇和蛹虫草。18个菌株的鲜甜味氨基酸占比均超过20%,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占比最高的为红平菇(分别为8.81 g·100^(-1)·g^(-1)和25.63%),甜味氨基酸占比最高的是双孢蘑菇(39.51%)。综合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营养指数等指标,金耳菌丝体蛋白的营养价值评分最高。
何容华蓉孙钰媛周锫苟学磊曹晶晶曹晶晶张微思
关键词:食用菌菌丝体氨基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