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 作品数:30 被引量:2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能源效率测度方法与评价研究
- 2015年
- 如何测量城市能源效率已经成为低碳城市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其中又在城市能源效率划分和数据空间范围界定等领域存在颇多争议。基于城市能源研究的分析框架,文章将城市能源效率测度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分别对国内外所使用的能源效率指标、能源消费数据获取方法进行对比评价,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城市能源效率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并指出如何增强国外相关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以及明确相关研究结论的政策边界范围。
- 李治郭菊娥
- 关键词:能源效率城市
- 中国都市圈能源效率差异检验:2000~2007
- 以我国十大都市圈的99个城市为样本,本文使用引力模型描述都市圈腹地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特征,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提示其与能源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都市圈腹地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强,可以显著降低都市圈的能源强度水...
- 李治李国平
- 关键词:能源强度引力模型都市圈
- 基于超越集群的视角认知文化产业集群被引量:3
- 2017年
- 文化产业集群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的特征,从集群邻近、集群网络关联、集群边界和集群创新环境等角度分析两者的差异,发现文化产业集群更注重认知邻近和关系邻近,它是由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倾向于无边界的发展趋势,文化整合和跨边界网络知识整合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是决定文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 占绍文张亚平李治
-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环境
-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 2008年
- 传统城市理论假设城市空间规模是和人口规模、城市收入水平、交通成本以及农地租价4个因素有紧密的联系,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进行分析,再次证实该假设并得出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同时继续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空间规模分布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较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4个大类。
- 李治李国平
-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知识产权能力、外部知识产权保护与动漫企业创新效率被引量:11
- 2017年
- 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2010~2014年21个地区动漫企业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三个能力维度剖析了知识产权能力对动漫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效率提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效率改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正向影响最大。外部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了动漫企业创新效率,强化了知识产权能力对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并且在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创新效率关系中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
- 刘婧占绍文李治
- 关键词:知识产权能力知识产权保护
- 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9年
- 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城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由阿朗索、米尔斯和穆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该模型建立以来的实证研究进展的分析,可以认为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假设既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同时也从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发展,而且提出的相应建议措施也越来越符合实际。通过对该模型的修订和补充,该模型也已经在诸如最优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地价和房价等城市问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和借鉴。
- 李治李国平
-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 西安市家庭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特大城市家庭碳排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西安市家庭而言,其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与其特定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特征息息相关。本文基于2015年西安市家庭能源消费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户均年碳排放量为12 111.87kg,居住与交通比例为4∶1,其中生活用电占居住碳排放近41%,私人汽车则为交通出行碳排放最大贡献者。家庭属性、个人属性、消费行为、住房特征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等对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及效果存在差异,实证结果有利于为城市政府有效能源规划及节能减排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 李治李国平胡振
-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
-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地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能源效率水平在我国空间分布的显著非均衡性引发了大量相关的研究,但是忽视了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对其区域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缺乏对城市地理单元的考察。文章运用中国1995~2006年210个主要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了中国主要地级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城市能源效率水平空间相关性对我国能源效率地区分布的影响。
- 李国平李治龚杰昌
- 关键词: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城市
- 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被引量:17
- 2009年
- 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经济—环境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而计算出了经济—环境协调度,并对协调度进行分解,以探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环境协调程度在1996—2006年间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经济发展因素对协调度的贡献大于经济存量因素,环境要素中与污染物相关的因素贡献较大;经济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东部地区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下环境建设水平迅速提高。
-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
- 关键词:协调度经济-环境系统
-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被引量:46
- 2009年
-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又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 李名升李治佟连军
- 关键词:协调度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