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达 作品数:5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汕头市农村地区中学生体能活动伤害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汕头市农村地区中学生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 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干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汕头市农村地区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中学生在过去12个月内参与体能活动情况、PARI情况及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结果本次调查的参与率为99.3%,共有1 449名学生的问卷有效并纳入分析。汕头市中学生PARI发生率为50.7%,男生、女生PARI发生率分别为55.2%、4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高中生PARI发生率分别为56.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I主要发生在7月(13.3%),主要发生地点是校外其他活动场所(37.8%);造成PARI的首位原因是跌倒(36.1%);导致PARI最多的体能活动种类是跑步,占24.98%。男生容易发生伤害的体能活动依次为篮球、跑步、足球,女生为跑步、羽毛球、跳绳;PARI部位主要是膝盖/小腿(30.4%);主要造成碰伤、刮伤、擦伤或挫伤(3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男生、母亲职业为工人(OR=1.767,95%CI:1.054~2.961)、光线不足时进行体能活动、炎热天气下进行体能活动是中学生发生PARI的危险因素。结论汕头市农村地区中学生PARI发生率较高,PARI的发生与中学生年龄、性别及其母亲职业、体能活动行为习惯有关,因此需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 程福源 杨文达 黄泽鹏 刘翔翔 高杨 李丽萍关键词:中学生 深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中小学生2011—2016学年因病缺课分布特征,为学校传染病风险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6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数据,利用R软件Lattice包制作发生频数热力图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学年"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共收集因病缺课个案915 659例。按天分布热力图显示,总体上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数全年不均衡,发生热点多集中于上半年,最密集的月份是3月。因病缺课发生最多的病因是"感冒或流感"(61.79%)。不同病因个案按天分布特点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按月集中型(包括感冒或流感、胃肠道疾病、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全年波动型(包括气管炎或肺炎、水痘、眼病和牙病)、全年平均型(伤害和风疹)和半年差异型(耳鼻喉疾病和"未诊断"个案)。结论上半年是因病缺课高发时期,尤其是3月。根据疾病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因病缺课人次数。 吴宇 杨文达 王赟 熊华威 周丽关键词:疾病 缺勤 中学生体能活动损伤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8年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9—10月对2所城区中学与3所农村地区中学的初一与初二、高一与高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参与情况、久坐行为与睡眠时间、过去12个月里PARI的发生情况及其后果,以及个人安全意识。采用t检验、X~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PAR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 127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082份。PARI的发生率为25.1%,初中生的发生率(29.3%)高于高中生(21.5%),且男生的发生率(29.9%)高于女生(21.6%)。初中生、男生、运动代表队成员、参与体能活动时间过长者、安全意识较弱与BMI较高者发生受伤的风险较高。结论汕头市中学生PARI发生率较高,且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并受不同因素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并减少高危人群PARI的发生,保证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蔡伟聪 杨文达 李丽萍 程福源 高杨关键词:中学生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南昌市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南昌市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此类伤害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方法在2017年1月—3月,对南昌市5所大学的1 237名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南昌市大学生在最近一年内PARI的发生率为14.6%(180/1 2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代表队成员是PARI的高危人群,频繁参与剧烈强度的体育运动或休闲娱乐活动以及参与活动时间过长均容易发生PARI (P均小于0.05)。结论南昌市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发生率较高,高校应重点关注运动代表队成员,并注意学生参与体能活动的频率和时间,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政策,以减少大学生PARI的发生。 余晓凡 杨文达 李丽萍 高杨关键词:大学生 影响因素 汕头市初中生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初中生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后续干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及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市6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类型及其相关行为、冒险行为以及在过去十二个月内PARI的发生情况等。应用t检验、c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初中生PAR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 270名初中生参与了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PARI发生率为33.6%(427/1 270),其中,20.1%(86/427)的学生发生过3次或以上的PARI,且男生的PARI发生率(42.0%)高于女生(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2.074)、运动代表队成员(OR=1.978)是发生PARI的高危人群,而经常在寒冷天气进行户外活动(OR=2.045)、高冒险行为(OR=1.061)是初中生发生PARI的危险因素。PARI的发生原因主要为跌倒(41.5%)、摩擦(17.3%)、与他人身体发生碰撞(13.3%)、与物体发生碰撞(10.3%)等,PARI主要类型包括关节/韧带扭伤(35.4%)、刮/擦伤(27.4%)、肌肉/肌腱拉伤(17.6%)、割/划伤(13.1%)等。结论初中生PARI发生率较高,且受个体、行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来降低初中生PARI的发生率,保障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唐冬纯 杨文达 蔡伟聪 李丽萍关键词:初中生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