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木凯

作品数:11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能源
  • 2篇电网
  • 2篇新能源
  • 2篇变换器
  • 1篇电力
  • 1篇电力行业
  • 1篇电流
  • 1篇电网发展
  • 1篇电网管理
  • 1篇电压
  • 1篇电压电流
  • 1篇调度
  • 1篇多模式
  • 1篇优化配置
  • 1篇再生能源
  • 1篇直流
  • 1篇直流微网
  • 1篇智能电网
  • 1篇弱电
  • 1篇输变电

机构

  • 11篇工业和信息化...
  • 4篇中国电力科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篇郝木凯
  • 5篇刘英军
  • 3篇刘芳
  • 2篇刘嘉
  • 1篇徐玉杰
  • 1篇查浩
  • 1篇石文辉
  • 1篇刘畅
  • 1篇胡珊
  • 1篇罗魁
  • 1篇苏铮
  • 1篇王伟
  • 1篇吴艳
  • 1篇龚婷
  • 1篇赵钢炜
  • 1篇高栋

传媒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电器工业
  • 1篇中国能源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信息技术与标...
  • 1篇中外能源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综合技术措施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局部地区消纳矛盾逐渐凸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形势和弃风弃光特点,分析了弃风弃光的原因,并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和用电侧提出了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技术措施。
郝木凯查浩刘嘉石文辉刘英军屈姬贤
关键词:新能源弃风
智能电网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十三五"时期,智能电网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提出了行业发展的建设思路及主要目标,明确了发展的趋势。一、挑战与机遇(一)挑战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电力就地平衡的发展方式,已导致能源供应链脆弱,清洁能源消纳困难,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针对以上情况,"十三五"电网发展将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亟须提升。
郝木凯赵钢炜龚婷
关键词:智能电网大气环境污染能源结构电网管理输变电技术输配电设备
气动管网系统故障检测与节能控制技术发展综述被引量:6
2023年
气动系统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易维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制造生产。但气动系统的生产能耗较高,由于管网布局不合适、用气调度方法不合理、节能技术空白和工业生产节能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企业管网本身的运行成本普遍偏高、气动系统内部能量损失不明、管网调度手段缺乏、管网泄漏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在管网优化运行、管网建模与管网故障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我国在气动管网系统智能检测与调控方面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气动管网系统检测与节能调度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赵诗建郝木凯王一轩
关键词:管网建模故障检测节能调度
新能源并网标准体系发展分析及思考被引量:3
2017年
新能源标准作为新能源产业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对于推动我国能源装备制造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制造2025对新能源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推动新能源标准体系的进步,在深入分析我国新能源并网标准体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新能源标准体系的研制经验和作用成效,剖析了2025产业强国战略背景下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需求,提出了新能源并网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思路,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刘英军郝木凯高栋罗魁
关键词:新能源
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46
2017年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200GW,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以上。目前已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领域,根据系统功率与放电时间,可以将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分为能源管理、电力桥接和电能品质管理三部分。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将集中在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等领域。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未来几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增长。不过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以示范应用为主,储能商业化应用面临着储能成本偏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不健全、储能技术路线不成熟、缺乏储能价格有效激励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共存。
刘英军刘畅王伟胡珊郝木凯徐玉杰刘嘉吴艳
关键词: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
风储直流微网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在风储直流微网系统中,各个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整体系统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其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此处首先根据风储直流微网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推导了各个变换器的阻抗或导纳模型,得到风储直流微网系统的阻抗比,接着结合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在不同网侧变流器电压环比例参数、储能系统电流环控制参数、储能放电状态下储能系统不同容量配比对风储直流微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的结果。
郝木凯郝木凯汪浩东刘芳
关键词:变换器微网系统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情况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资源溃乏,环境恶化压力不断增大,世界经济形势和能源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节能、低碳、绿色、清洁、可持续等已经成为未来能源革命的核心内容、电力网络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对于绿色能源的开发、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
刘英军郝木凯邓伟
关键词:电网发展资源优化配置能源消费结构能源革命能源利用率环境恶化
风电储能项目经济效果评价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平准化成本模型及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在平价上网时代,风电项目配置一定规模储能在降低弃风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项目的投资风险。为科学地对不同储能方案进行比选,本文分析了电化学储能和电供热系统的成本和收益构成,构建了风电储能项目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某风电项目为例,根据LCOE测算结果对三种储能配置方案进行比选,进而结合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指标对最优方案的补贴边界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直观反映风电储能项目LCOE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情况;与NPV指标结合,模型能够判断满足投资需求的边界条件。基于此,应将LCOE作为风电储能项目招标的关键指标,电热储能组合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高比例储能风电项目的补贴标准需针对特定储能方案制定。
刘英军郝木凯李广凯苑曙光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dq坐标系下并网逆变器控制稳定性不对称现象及特性分析
2025年
针对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不同功率因数下的运行特性及稳定性问题问题,从阻尼比的角度入手,分别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构建dq坐标系下基于锁相环(PLL)的电流环、电压电流双环矢量控制以及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并绘制其阻尼比特性曲线图。发现d、q轴环路在强弱电网下呈现的稳定性并不相同,即弱电网下存在“dq轴不对称”现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当功率因数角在-90°~0°~90°变化时,并网角度的参与因子在PLL型控制方式下先增大后减小,在VSG控制下则反之;此外,双环矢量控制策略dq环路稳定性的不对称性尤为明显,参与变量较多,部分功率因数下电流环d、q轴2个积分环节对同一振荡的参与度差异较大,不稳定范围变宽。最后,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和远宽半实物平台验证该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郝木凯郝木凯刘芳刘芳李学先
关键词:阻尼比并网逆变器参与因子
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以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应用为核心,提出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体系,并给出发输变配用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最后提出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机制与建议。
郝木凯苏铮赵琦王新迎张东霞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行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