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虚拟仿真模拟教学平台在麻醉学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与建设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了解虚拟仿真模拟教学平台在我国高校麻醉学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虚拟仿真教学质量内涵建设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全国39所高校参加“第十六期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麻醉学师资培训”培训班的55名麻醉学教师进行了虚拟仿真课程培训,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调查,因个别老师缺席致前后分别收到问卷52份(94.5%)和50份(90.9%)。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资料、虚拟仿真教学在高校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教师对虚拟仿真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虚拟仿真培训前后教师对教授虚拟仿真课程的意愿和培训后教师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能力。结果27名(51.9%)教师所在高校在麻醉学教学中应用了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在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高校中,20名(74.1%)教师所在高校的培训对象有住院医师。35名(67.3%)教师了解虚拟仿真教学。40名(76.9%)教师表示在实际教学中未采用过虚拟仿真教学。经过虚拟仿真课程培训后,教师对虚拟仿真教学重要性的认知提升,对教授虚拟仿真课程的意愿增加,对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持有更积极的态度,同时提升了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能力。结论我国虚拟仿真模拟教学平台在麻醉学科住院医师培养中应用普及不够,麻醉学师资对应用虚拟仿真教学方式的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虚拟仿真教学培训对提高麻醉学师资团队的岗位胜任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加强麻醉学师资队伍中虚拟仿真教学的培训、增加虚拟仿真课程设置和技术支持等有可能推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麻醉学科住院医师培养的普及和均质化。
- 肖淑媛王妍李会程宝莉叶慧王汉斌黄长顺方向明
- 关键词:麻醉学住院医师师资
- 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影响的比较:基于MIMIC-Ⅳ数据库
- 2025年
-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数据库)中筛选出2008年至2020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7分)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根据镇静药选择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主要结局指标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为90 d全因死亡率和机械通气时间。采用逆概率加权(IPTW)调整组间混杂因素,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2种镇静药对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6204例患者,其中丙泊酚组3439例,右美托咪定组2765例。IPTW调整后,2组间基线指标具有良好的均衡性(标准化平均差<0.1)。在IPTW队列中,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和90 d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439.2(18.7%)比563.6(24.1%),618.0(26.3%)比733.6(31.3%),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患者90 d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相对于丙泊酚镇静而言,右美托咪定镇静能够降低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 张文远崔萍王妍叶慧张凯李玮珏程宝莉方向明
- 关键词:二异丙酚右美托咪啶清醒镇静预后肺部感染
- 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术侧肺组织自噬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患者术侧肺组织自噬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年龄30~80岁,体重45~84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SP组于单肺通气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0%,吸入30 min后洗出。取距离肿块边缘〉2 cm的正常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SP组肺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表达上调( 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增强单肺通气患者术侧肺组织自噬,该作用可能与其肺保护效应有关。
- 韩杨杨朱浩张凯王妍黄长顺方向明
- 关键词:麻醉药缺血预处理自噬
- 初探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 2019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不规律,由此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加强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文中选取了我院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据,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另外,还与没有接受健康教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经过健康教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配合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 王妍
-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血管疾病患者
- 脓毒症的先天免疫分子机制及其早期预警和干预治疗研究
- 方向明程宝莉谢郭豪吴水晶金悦张凯李会侯金超曾从丽宋胜文陈清华王妍张占琴
-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异常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损伤、脓毒症休克等,死亡率高达40%,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难治性疾病。脓毒症尚缺乏有效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早期诊断和及时启动抗感染、容量治疗、器...
- 关键词:
- 关键词:脓毒症干预治疗
- 炎症反射在脓毒症器官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异常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预警和治疗技术。近年来,神经与免疫系统交互作用对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影响颇受关注,但脓毒症引发脏器损伤的具体机制及器官交互作用等问题仍不明确。炎症反射即中枢神经系统整合传入的炎症信号并对外周炎症反应产生反射性调节,是中枢神经网络调控外周免疫的重要起点。通过调控炎症反射进而改善其免疫功能紊乱将是治疗脓毒症的突破点。然而,脓毒症中炎症反射如何引起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免疫系统改变,以及炎症反射如何参与脓毒症中的器官损伤仍有待探讨。为此,笔者对炎症反射在脓毒症器官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 周新越王妍方向明
- 关键词:脓毒症神经免疫调节
- 论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 2019年
- 研究分析内科护理系统疾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便提出必要的护理方法。方法 护理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护理人员薄弱的法律意识、责任心低下、护理操作技术部合格以及缺少相应的应对能力等。针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采取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在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安全隐患护理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将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质量大大提高。结论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工作有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存在,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 王妍
- 关键词: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安全隐患护理措施
- Brg1/Nrf2/STAT3信号通路在异氟烷后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 缺血性心脏病仍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因素之一。冠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冠状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方式。在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引起极高的致...
- 王妍
- 腹直肌鞘阻滞在腹部正中切口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研究分析腹直肌鞘阻滞在腹部正中切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择期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行全身麻醉联合腹直肌鞘阻滞麻醉,对照组32例,行单纯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中应用舒芬太尼以及七氟醚剂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T0、T1时,PCIA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剂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阿片类药物异常反应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不完全镇痛及需增加止痛药者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采用腹直肌鞘阻滞联合术后PCIA镇痛,可以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术后不完全镇痛发生率更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 黄彩鹏吴陈诚刘家福王妍
- 关键词:腹部手术正中切口全麻PCIA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