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斌
- 作品数:5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3
- 2012年
- 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容重降低0.09~0.19 g/cm3;土壤比重增加19.82%~29.4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8.23%~22.26%。过腹还田处理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低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和无秸秆处理;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过腹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因此,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微生物菌剂,结合先进的栽培方式是增加土壤有效氮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退化黑土的可持续利用。
- 赵伟陈雅君王宏燕李传宝刘佳斌高寒
- 关键词:黑土氮素营养土壤物理性状
- 低温菌剂降解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低温菌剂降解秸秆还田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菌剂的施入较常温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经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和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土壤细菌数量分别高于对照(不施菌剂)5.12%和3.72%,其他处理均明显低于对照。各处理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且低温复合菌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分别高于对照2.11倍和21.34%。除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和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低于对照外,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复合菌处理、低温表面活性剂处理和复合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14.67%、7.43%、6.17%和1.67%。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复合菌处理、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9.01%、4.71%、4.23%、3.66%、2.89%和1.48%。施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以及碳、氮含量,且施加低温菌剂的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方面优于常温菌剂。
- 赵伟潘延欣靳雯然刘畅王宏燕刘保平刘佳斌李传宝
- 关键词:秸秆还田微生物活性土壤酶黑土
- 秸秆还田不同处理方式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讨了秸秆还田不同处理方式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土壤微生物采用稀释平板法及四分法进行测定。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测定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靛酚比色法。[结果]在秸秆施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腐熟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幅分别为61.1%、111.3%和113.5%。秸秆还田处理和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结论]该研究可为退化黑土耕地的恢复和秸秆还田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刘佳斌李传宝王宏燕
- 关键词:秸秆还田菌剂微生物数量土壤酶
- 蚯蚓粪中异养脱硫菌筛选及效果测定被引量:9
- 2015年
- 利用初筛和复筛结合方法从蚯蚓粪中筛选出六株高效异养脱硫菌种S2、S3、S5、S6、S7、S10。经硫化氢降解率测试结果表明,培养25 d,与CK相比H2S释放量分别降低44.50%、53.48%、37.99%、16.41%、30.67%、41.14%。将不同菌株复配,其中S2+S3+S5、S2+S3+S7菌种组合H2S释放量最低,较对照降低71.53%、65.01%。表明脱硫菌有效降低H2S释放量,三个菌株复合除臭效果好于单个菌株,可为生物脱硫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周东兴徐明明迟婷婷王维晨王兵刘佳斌宁玉翠
- 关键词:蚯蚓粪硫化氢生物除臭
- 有机种植对玉米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土壤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制度下玉米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有机和常规种植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代谢产物均具有差异,试验共检测到17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类、有机酸、糖类和生物碱等物质,有机种植促进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分泌和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代谢,降低氨基酸及其前体含量,苯类、碳氢类和有机氮化合物在常规种植中增加。通路分析发现,差异代谢产物之间主要参与氮和碳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有机种植对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生物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王玲龙飞宇刘佳斌刘贺鸣王宏燕
- 关键词:细菌群落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