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3
- 2012年
- 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容重降低0.09~0.19 g/cm3;土壤比重增加19.82%~29.4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8.23%~22.26%。过腹还田处理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低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和无秸秆处理;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过腹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因此,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微生物菌剂,结合先进的栽培方式是增加土壤有效氮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退化黑土的可持续利用。
- 赵伟陈雅君王宏燕李传宝刘佳斌高寒
- 关键词:黑土氮素营养土壤物理性状
- 玉米秸秆不同腐解处理还田对黑土碳氮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以东北黑土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玉米秸秆配施不同处理的菌剂为还田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在不同菌剂处理方式下,秸秆还田后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BNB处理对秸秆的腐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BNF处理、BB处理与BNB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比,说明无论是菌剂、腐熟菌剂还是表面活性剂均可有效提高黑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比。2011年与2010年相比,秸秆不同腐解处理还田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全氮的含量,从而导致土壤C/N值的降低。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C/N,有利于提高土壤供肥水平。
- 高寒王宏燕李传宝于崧赵伟
- 关键词:黑土
- 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呼吸及碳库的影响研究
- 黑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土壤类型,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地区,土地肥沃,理化性质较好。但近年来,由于施肥不合理、管理不善、土壤侵蚀等人为和自然原因,导致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农田土壤退化较为严重,特别是土壤有机质下降...
- 高寒
- 关键词:黑土土壤呼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