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卫

作品数:49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膳食
  • 13篇唾液
  • 13篇唾液酸
  • 11篇小鼠
  • 8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抗肿瘤
  • 6篇摄入
  • 5篇肿瘤作用
  • 4篇代谢
  • 4篇乳杆菌
  • 4篇膳食模式
  • 4篇胃癌
  • 4篇胃癌细胞
  • 4篇抗肿瘤作用
  • 4篇红肉
  • 4篇癌细胞
  • 3篇学习记忆
  • 3篇血清
  • 3篇血症

机构

  • 41篇厦门大学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厦门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厦门市丝浓食...

作者

  • 49篇李红卫
  • 9篇王新月
  • 8篇吴坤
  • 5篇黄佳乐
  • 4篇郭东北
  • 4篇赵岚
  • 3篇陈海娇
  • 3篇王萍
  • 3篇陈越
  • 3篇陈小旋
  • 3篇潘莉莉
  • 2篇骆和东
  • 2篇王冰
  • 2篇马思佳
  • 2篇洪华荣
  • 1篇张晓华
  • 1篇古桂雄
  • 1篇柏丹丹
  • 1篇王娟
  • 1篇苏怡

传媒

  • 9篇营养学报
  • 4篇癌变.畸变....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2008年(...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达能营养中心...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乳中唾液酸含量被引量:18
2011年
建立荧光高效液相色谱(fluorescence detector-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FLD)测定母乳中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 neuraminic acid,Neu5Gc)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酸水解法释放出母乳中的唾液酸,以4,5-亚甲二氧基-1,2-邻苯二胺盐(4,5-methylenedioxy-1,2-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DMB)为衍生化试剂,50℃避光衍生150min,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色谱条件:LiChrosorb RP-18柱(250mm×4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超纯水(7:8:85),流速0.9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73nm,发射波长448nm。结果表明:唾液酸在50~400μmol/L范围内与唾液酸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0%,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4%,稳定性RSD为1.0%,重复性RSD为0.8%,Neu5Ac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mol/L,Neu5Gc的最低检出限位0.03μmol/L。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奶粉、牛奶及母乳中唾液酸含量测定。
陈海娇王萍陈越李红卫
关键词:母乳唾液酸
预防医学专业水质监测与评价的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2015年
水质监测与评价是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并掌握水质监测与评价的方法与流程,对于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国内水质监测与评价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现场教学环节、拓展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强化实验教学管理与分析质量控制等改革措施,将实验教学与校园环境监测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王娟苏艳华郭东北赵苒李红卫范春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质评价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厦门市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福建省厦门市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之间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2月—2016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2 508名≥18岁居民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MS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调味品模式、沿海特色模式、奶类少油模式、水果蔬菜模式4种膳食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调味品模式是MS组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最高三分位数相对于最低三分位数的比值,即T3:T1OR=1.60,95%CI=1.19~2.15),奶类少油模式是MS(T3:T1 OR=0.47,95%CI=0.30~0.75)和高血压(T3:T1OR=0.49,95%CI=0.36~0.65)的保护因素;未发现沿海特色模式和水果蔬菜模式与MS及其组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膳食模式与MS及其组分血压发现水平存在一定关联,减少食用盐、食用油的摄入、增加奶类的摄入,对预防MS及其组分血压水平有重要意义。
王新月黄佳乐李红卫
关键词:膳食模式代谢综合征
厦门市居民高尿酸血症与膳食嘌呤摄入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高尿酸血症与膳食嘌呤摄入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4~8月,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厦门市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对其进行健康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次共调查2827人,平均年龄(36.9±14.5)岁,男性占43.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7.2%,男性(36.1%)患病率高于女性(20.5%),各年龄组患病率逐渐升高。调查人群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嘌呤总量为(448.82±4.40)mg,动物性食物中畜禽肉类食物嘌呤贡献率最高(30.3%),鱼虾蟹贝类次之(17.9%);植物性食物中,米及其制品的嘌呤贡献率最高(26.3%),蔬菜类次之(9.1%),豆类、菌藻类、坚果和水果的贡献率分别为8.8%、4.8%、0.8%和0.6%。男性膳食嘌呤摄入量大于女性(P<0.001)。男性人群中,饮酒、高BMI、高血压、高次黄嘌呤摄入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中高年龄组、高BMI、高血压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膳食嘌呤摄入较高,男女性HUA患病的危险因素不同,针对不同人群应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案。[营养学报,2019,41(1):20-23,29]
黄佳乐王新月李红卫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膳食摄入
外源性唾液酸摄入对雄性大鼠及子代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摄入唾液酸对雄性大鼠及子代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方法 24只刚断乳(脑发育成熟)的SD雄性大鼠和20只SD孕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mg/kg)、中剂量组(20mg/kg)、高剂量组(40mg/kg)和对照...
卞冬生王新月李红卫
关键词:唾液酸水迷宫穿梭箱学习记忆
文献传递
膳食模式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索厦门市居民膳食模式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厦门市抽取2904名调查对象,通过食物频率调查表进行膳食调查,同时检测其血清CRP的浓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CRP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调整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婚姻、收入、吸烟、饮酒和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发现健康膳食模式与CRP浓度呈负相关[OR(95%CI):0.62(0.42~0.90)],趋向于健康膳食模式居民的血清CRP浓度更低。
徐婷婷王新月黄佳乐李红卫
关键词:膳食调查C反应蛋白质膳食模式
α-生育酚琥珀酸酯延长Ehrlich氏腹水癌小鼠生存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α-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S)抑制实验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建立Ehdich氏腹水癌小鼠实验动物模型,设阴性对照组、肿瘤模型对照组、α-TOS处理组(20mg/kg·bw...
李红卫
关键词:抗肿瘤药肿瘤抑制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红肉、膳食Neu5Gc摄入与机体anti-Neu5Gc抗体关系研究
红肉与肿瘤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对50多万名老年人历时20年的研究表明,患直肠癌的比例高2倍,患结肠癌的比例高40%,患前列腺癌的比例高出12%,患晚期前列腺癌的比例高出1/3。食物中Neu5Gc含量较高的是红肉类和奶类,红...
李红卫
关键词:致病因素红肉
α-生育酚琥珀酸酯抗肿瘤作用的结构基础被引量:1
2004年
α 生育酚琥珀酸酯 (α TOS)是维生素E最主要成份α 生育酚 (α TOH)的一种酯化衍生物。近年来研究发现 ,α TOS除作为维生素E的供应前体外 ,还具有α TOH所不具有的抗肿瘤生物功效。本文将就α
李红卫吴坤
关键词:抗肿瘤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BPL1)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通过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验证益生菌BPL1(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PL1)降血压的功效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益生菌BPL1高[BPL1(H)]、中[BPL1(M)]、低[BPL1(L)]剂量组,每组10只,并取10只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WKY)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30d干预,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切片,检测肾脏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enzyme,ACE)蛋白表达、生化及免疫学相关指标,分析动物肠道菌群构成与变化。结果 BPL1各剂量组SBP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PL1(M)、BPL1(H)组DBP显著低于模型组,且BPL1各剂量组DBP均接近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L1各剂量组MA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PL1 (L)、BPL1 (H)组干预后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PL1各剂量组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PL1 (L)干预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的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BPL1各剂量组干预后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较模型组有显著的降低,BPL1 (M)干预后主动脉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6,IL-1β)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PL1各剂量组的ACE蛋白表达量的均值均低于模型组;BPL1各剂量组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比值F/B值的均数均低于模型组,并且随着BPL1剂量的升高存在下降的趋势。结论 益生菌BPL1的降压效果可能是通过影响机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ACE活性,限制Ang II转化途径,同时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来实现。
张翌晨格桑德吉郑林曦徐予浛张薇李红卫
关键词:高血压醛固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