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增然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法律
  • 3篇生态
  • 2篇行政
  • 2篇森林生态
  • 2篇森林生态补偿
  • 2篇生态补偿
  • 2篇诉讼
  • 2篇气候
  • 2篇律制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问题
  • 2篇环境与资源保...
  • 2篇法律制度
  • 1篇多元共治
  • 1篇行政公益
  • 1篇行政公益诉讼
  • 1篇行政违法
  • 1篇责任承担方式
  • 1篇争辩
  • 1篇中国气候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8篇郑州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法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16篇梁增然
  • 1篇邓利强
  • 1篇戴欣媛
  • 1篇潘佳
  • 1篇黄雪娟
  • 1篇侯宇

传媒

  • 2篇环境保护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公民与法(法...
  • 1篇世界环境
  • 1篇中州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绿叶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达国家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分析与借鉴被引量:7
2015年
为破解日益严重的世界性生态环境难题,经过各国政府及其学者的不懈努力,森林生态补偿对于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已成共识。但是,如何建设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有效实施森林生态补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研究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补偿立法与实践,就是为了借鉴其经验,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梁增然
关键词:森林生态补偿森林法
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被引量:16
2015年
构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森林对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尤其应当受到重视。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生态保护任重而道远。我国应当增强现有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刚性和实用性,建立森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规范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表述形式,改变政府作为单一补偿主体的状况,加强森林生态补偿监督,为森林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梁增然
关键词:森林生态补偿环境与资源保护
我国流域补偿协议制度建设研究
2025年
为了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流域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流域补偿协议应运而生。这些协议主要由政府作为签定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其核心内容在于明确各方在流域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流域补偿协议不仅体现了流域管理的跨域性和整体性特点,还具有明确的区域行政协议属性。但是流域补偿协议还面临法律保障不足、主体责任不明确、缺少协商备案程序以及缺少公众参与程序四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文章从流域补偿协议的法理基础出发,探究其本质性质,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流域补偿协议应当推进立法制度配给、主体责任的明确、协商备案程序的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程序的路径进行完善。
梁增然魏昊
关键词:法律规制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演变的三条主线被引量:2
2020年
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考察不应始于2015年的全国试点阶段,这一制度史的“短视”可能会束缚学术视野,也不利于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未来走向的把握。基于整体主义视角,本文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例及其背后制度进行考察。通过缘起脉络、发展逻辑、变革规律三维度的描绘,笔者分析出中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演变逻辑呈现地方先行先试、由混同走向分化、从单向运动式治理向多元常规式治理转变三条主线。
梁增然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客观诉讼多元共治
传染病防治法律之比较研究:兼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修改被引量:4
2021年
梳理国际上传染病防治立法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并从这些国家的立法模式、预防机制、预警及控制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传染病防治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亟待修改和完善。借鉴有关国家传染病防控的立法及实践经验,就进一步健全完善《传染病防治法》提出改革建议,包括建立生产与物资、应急能力储备制度,细化流行病调查制度,赋予应急指挥机构特定权限,完善权利保障条款等。
侯宇梁增然邓利强沙玉申武颖刘立飞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法法律比较
气候适应与联邦制
2016年
气候变化将会对美国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严重程度又部分取决于政府采取何种社会行动来限制气体排放和缓解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气候适应与气候缓解同样重要,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在联邦制体系中,不同层级的政府应当分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首先,州与地方政府属于气候变化天然的"最先受众",需要在资助和标准制定上承担较多的责任;其次,在州政府失灵、州际溢出效应与政治扭曲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同样应当发挥作用。联邦政府可以根据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事先制定适应标准或者提供资金支持,但这些努力在宪制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丹尼尔.法伯梁增然
关键词:气候适应环境规制联邦制
保护环境是后代人权利论的立论目的——读《后代人权利论批判》感言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相伴而来的则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越发严重,催生了环境权等环境保护理论、并且加快了相关理论研究之进程。与其同时,作为环境权理论分支之一的后代人权利理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后代人权利论批判》的作者刘卫先博士在对后代人权利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认为后代人权利论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法律理论,而保护环境才是其最终目的。
梁增然
关键词:后代人权利保护环境
论美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失败——以环境法重述之争为视角被引量:7
2023年
美国学界围绕环境法是否应当被重述形成了观点对立的两派。激烈争论的背后,是环境法学者试图通过法典化改变美国环境法窘状的努力,更映射出学者们对环境法向何处去的不同认识及态度。尽管美国环境法重述被宣告搁置,但这场法典化争论值得探析和思考。我国环境法学界最终确立了“适度化”编纂环境法典的目标,明确了当代环境法学的历史使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环境法共同体逐渐显现,而无论是我国环境法典编纂的探索还是美国环境法重述的争辩,目的都是为环境法律部门更具体系性而进行重塑,消弭环境法律内部规则之间冲突、分散、重复的弊端。对于我国环境法典,需要进一步明确编纂目标,夯实编纂方法,坚持编纂的程序性定位,树立起环境法学科独立自信的价值体系,增强环境法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
梁增然
关键词:争辩环境法典
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困境审视与完善路径——以“弃风弃光”案为切入点
2025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气候变化诉讼逐渐迈入推进实践、探索机制的轨道。“弃风弃光”案作为气候变化诉讼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显示出中国气候变化诉讼面临着可诉性存疑、诉之利益不明、因果关系证明困难、行政和司法功能错位等问题。立足中国国情,气候变化诉讼应当兼顾诉讼利益的协同性、适用的有限性、程序的独特性和风险的预防性。在对气候变化诉讼应然定位的分析基础上,围绕“双碳”目标,可以通过填补气候变化诉讼的规范基础、落实和创新司法保障功能、协调行政和司法的衔接关系等路径,对中国气候变化诉讼予以完善。
梁增然
关键词:司法保障
环境行政违法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5年
在地方环境行政执法中,背离行政执法基本原则,违背行政执法基本要求的环境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尽管环境违法的情况是个别和暂时的,但对环境行政执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普遍和长远的。分析环境行政违法原因,厘清这些原因与环境行政违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采取行政的、法律的应对措施,其目的就是抑制环境行政违法,促进环境依法行政。
梁增然
关键词:环境问题行政违法环境与资源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