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伟英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细胞
  • 3篇急性
  • 2篇基因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1篇地西他滨
  • 1篇异构体
  • 1篇增强子
  • 1篇实时定量RT...
  • 1篇髓性
  • 1篇髓性白血病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全反式
  • 1篇全反式维甲酸
  • 1篇染料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顾伟英
  • 3篇岑建农
  • 2篇胡绍燕
  • 2篇陈子兴
  • 1篇傅铮铮
  • 1篇谷敏
  • 1篇曹祥山
  • 1篇李桑
  • 1篇赵晔
  • 1篇林艳
  • 1篇翁开枝
  • 1篇李爱华
  • 1篇凌云
  • 1篇向立丽
  • 1篇董伟民
  • 1篇王志林
  • 1篇邱国强
  • 1篇曹阳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2005年华...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例AMELY基因发生改变的急性白血病临床与实验室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Y染色体上牙釉质蛋白基因(amelogenin Ygene,AMELY)改变情况。方法应用AmpFISTR 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115例男性白血病患者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和牙釉质蛋白(amelogenin,AMEL)基因,判断患者AMELY缺失情况;对AMELY缺失的患者检测其口腔上皮细胞的STR及Amelogenin基因,同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AMELY缺失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中的Y染色体,确认AMELY缺失是否由Y染色体丢失引起。结果2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AMELY发生了改变,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急变时AMELY发生了改变。结论AMELY改变可能与白血病发生、发展有关。
王志林李桑曹祥山顾伟英
关键词:白血病Y染色体
WT1增强子对启动子的促进作用表现为细胞特异性而非组织特异性
本文应用基因学技术对肿瘤特异性的基因启动子进行相关研究,分析WT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基因表达特性及组织特异性。
胡绍燕陈子兴岑建农谷敏赵哗顾伟英傅铮铮
关键词:基因治疗活性测定
SYBR Green I染料real-time RT-PCR检测Rb Ap46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SYBRGreenI染料real timeRT PCR检测RbAp4 6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 构建pUCm Tvector RbAp4 6阳性模板,根据分子量及阿佛加德罗常数(6 .0 2 3×10 2 3 分子数/mol)换算为分子拷贝数,10倍倍比稀释后做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荧光强度及熔解曲线优化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量及反应条件。结果 2 5 μl的反应体系中10×PCR缓冲液2 .5 μl,2 5mmol/LMgCl2 2 .2 μl,10mmol/LdNTPs0 .5 μl,2 0×SYBRGreenI 0 .5 μl,12 .5umol/L引物各0 .5 μl,5U/μlTaqDNA聚合酶0 .3μl,cDNA1μl(相当于5 0ngRNA) ,双蒸水17μl。反应条件为:94℃5min预变性,96℃2 0s变性,5 8℃30s退火,72℃4 5s延伸,4 0个循环,80℃时采集荧光信号,可以获得最好的扩增效率。结论 优化后的SYBRGreenIreal timePCR适合于检测RbAp4 6基因表达,具有比较好的重复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胡绍燕陈子兴岑建农顾伟英赵晔
关键词:实时定量RT-PCRSYBR
CD4+ CD25+ Foxp3+ Tregs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CD4CD25Tregs 是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抑制及免疫逃逸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除去这群细胞不仅能诱发自身免疫,还能产生有效的肿瘤免疫。Foxp3是 CD4CD25 Tregs 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在 T...
曾祥山李爱华邱国强顾伟英凌云翁开枝
关键词:白血病FOXP3
文献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地西他滨对U937细胞系和初发老年AML患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地西他滨(DAC)对p16INK4a(p16)和维甲酸受体β(RARβ)的DNA甲基化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2药联合对U937细胞和老年初发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16和RARβ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p16和RARβ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应用WST-1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TRA联合DAC对U937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对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ATRA联合DAC可以诱导DNA去甲基化,增强p16和RARβ的基因表达;2药联合导致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分化、凋亡和周期阻滞;此外,对于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老年AML患者,ATRA联合DAC联合方案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伴随着p16和RARβ表达水平的上调,以及骨髓原始细胞的减少,且患者显示良好的耐受性。结论:ATRA联合DAC方案,作为诱导分化和去甲基化的联合治疗策略,具有抗AML作用潜能,有助于优化老年AML治疗策略和改善临床预后。
董伟民曹阳向立丽林艳刘月岑建农谢晓宝顾伟英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地西他滨急性髓性白血病U937细胞
WT1基因及其异构体在白血病中表达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急性白血病患者不同病程阶段、不同亚型之间骨髓细胞中WT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预后、监测微小残留病(MRD)的关系;尤其是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骨髓细胞中WT1的动态表达水平在监测M...
顾伟英
关键词:白血病WT1基因聚合酶链反应NB4细胞免疫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