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刚
-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干线协调控制系统的绿信比协同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建立了干线协调控制系统的变步长绿信比协同优化模型。在各交叉口单独绿信比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协同优化第一层每一步优化对象、范围和优化步长,当某一步的优化步长不满足约束条件时,保持原有约束条件和最后一步的优化范围,将步长降至1s进入第二层优化获得最优设计方案。模型的特点是每一步纳入多个交叉口,进入优化范围,并使用同一步长一次完成增加全系统带宽的优化。
- 王俊刚褚世新余泉杨永勤任福田
- 关键词:协调控制系统绿信比干线系统带宽交叉口变步长
- 非饱和土在孔隙负压状态下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在近岸工程中,有许多的工程项目都面临软基处理问题.在软基处理中,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最为常见,其原理就是利用孔隙负压来增加有效应力,因此,掌握孔隙负压的变化规律就尤为重要了.然而现阶段还未有成熟的试验装置可以准确测出孔隙负压.利用自主设计制作的试验装置进行室内试验,在试验室内准确测出孔隙负压及其变化规律,并将此装置应用推广到实际工程施工中.试验结果证明,非饱和土中确实存在孔隙负压,且孔隙负压的大小随地下水位的变化而改变;当地下水位低于测点处土体时,该处土体会出现孔隙负压,且其值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增大.
- 徐仁宇王俊刚李一凡姚鑫王朝阳
- 关键词:软基处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下水位
-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地震动弹性与弹塑性响应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某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采用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响应分析,分析可知弹性时程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对于独塔斜拉桥的地震动响应结果不管是位移还是内力响应均有较明显差别,因此对于跨度较大的斜拉桥应当考虑其非线性因素,使模型的模拟更加符合实际结构,并通过综合弹塑性和弹性分析,得到相对可靠的结果。
- 张伟山王俊刚
- 关键词: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动响应时程分析纤维模型
- 变位连通器式沉降观测仪设计及使用说明
- 2014年
- 变位连通器式沉降观测仪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软管连接可竖向移动的桶形器与可水平移动的球形器。体系内液体总量保持不变,通过动态恢复可见的桶形器液面并测算其高程,间接推出球形器液面高程,进而逐点获取球形器导管底线的断面即时高程,用于道路断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和各点沿时间变化分析。该方法可用于施工中和施工后全过程观测,不受车辆干扰。在精度上优于测斜仪,可用于科研和计量各方面。
- 王俊刚李涛张凯
- 关键词:沉降
- 降低桥头路堤工后沉降的新施工工艺研究
- 2007年
- 文章通过对吉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桥头跳车防治技术及施工工艺的研究》在长余高速公路实验路段的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地下水活动对堆载预压土基沉降影响显著,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地下水下降时段路堤下土基产生负压区的观点,进而提出在该时段增强碾压,加速桥头土基沉降,进而减少桥头工后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
- 王俊刚朱国强马培建
- 关键词:桥头路基沉降堆载预压
- 路基压实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阐述了目前评价路基压实效果的几种方法,介绍了实时评价压实效果的新型装置及其工作原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装置评价压实效果,可实现更好的路基施工压实效果控制。
- 姚鑫张雪峰王俊刚王朝阳
- 关键词:路基压实效果
- 浅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布局因素的关系
- 2012年
- 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布局效益好坏.通过分析城市聚集布局、经济系统的布局、政治因素和技术水平等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及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农业区位、工业布局和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的影响,阐述了交通运输布局与布局因素之间复杂的互逆作用关系,为将来建立合理综合交通运输布局,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布局的最优效益提供参考.
- 曹红阳王俊刚牛长辉
- 交通信号线控模型研究
- 交通控制的目标是减少延误和停车次数,在线控系统中延误和停车次数是对立统一的。通过带宽度较小时,延误与停车次数是相互对立的,但随着通过带宽度增加延误和停车次数趋向统一,理论上实际交叉口位置与理想信号位置重合时,通过协调控制...
- 王俊刚
- 关键词:交通信号
- 文献传递
- 基于塑性应变增量法的路基压实效果检测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检测评价路基压实效果,提出了一种新型塑性应变增量法。利用土层厚度实时检测装置测量新填土层的实时压缩沉降和应变。由压缩产生的塑性应变随碾压遍数递减,以当次碾压较上一次碾压的应变增量作为压实效果的评价参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塑性应变增量法采集数据快捷稳定可靠。该方法可用于评价路基压实效果。
- 黄涛徐大众姚鑫王俊刚肖斌超
- 关键词:路基压实效果
- 软基公路间歇性沉降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短时间间隔软基沉降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动载-负压耦合作用产生路基沉降的力学模型,并对竖向排水体在堆载条件下的"通气"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 王俊刚李涛张凯
- 关键词:沉降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