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勤
-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交通流三参数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车流密度、行车速度、交通流量是反映交通流特征的3个基本参数,本文从交通流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车流密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段式密度-速度理论关系模型,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交通流量与行车速度、交通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的理论关系.文章明确指出了格林希尔茨模型缺陷的本质所在,同时对交通流三段模式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 杨永勤刘小明于泉褚世新
- 关键词:交通流车流密度行车速度交通流量
- 交通工程中路权的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对国内外路权概念的有关资料的整理,针对我国对路权的认识,给出了路权的定义,并且就路权在空间划分和时间分配上进行了讨论,结合两者在实际中的应用,说明了路权概念在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 于泉杨永勤任福田
- 关键词:交通控制交通管理
- 城市路网的层次性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基于城市道路分级现状和可达性理论把我国城市路网划分为3层结构体系,并对各层路网的构成要点和功能分担进行了详述。
- 杨永勤褚世新刘小明
- 关键词:城市路网可达性
- 干线协调控制系统的绿信比协同优化模型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建立了干线协调控制系统的变步长绿信比协同优化模型。在各交叉口单独绿信比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协同优化第一层每一步优化对象、范围和优化步长,当某一步的优化步长不满足约束条件时,保持原有约束条件和最后一步的优化范围,将步长降至1s进入第二层优化获得最优设计方案。模型的特点是每一步纳入多个交叉口,进入优化范围,并使用同一步长一次完成增加全系统带宽的优化。
- 王俊刚褚世新余泉杨永勤任福田
- 关键词:协调控制系统绿信比干线系统带宽交叉口变步长
- 基于带宽模型的绿信比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在基于带宽模型下建立通过带宽度关于绿信比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及二层优化路径 ,通过计算来确定第 1层每一步优化对象、范围和优化步长。当某一步的优化步长不满足约束条件时 ,保持原有约束条件和最后一步的优化范围 ,将步长降至 1 s进入第 2层优化获得最优设计方案。模型的特点是每一步纳入优化范围的多个交叉口使用同一步长 ,一次完成增加全系统带宽的优化。
- 王俊刚于泉任福田杨永勤解维亮
- 关键词:绿信比交叉口最优设计步长
- 双层信号灯控制平交组合节点及其设置方法
- 本发明属交通工程领域,平面解决因车辆转向造成的信号灯控制平交节点通行能力降低的问题。双右转分离式弊端:左转绕行距离大,需两次通过路口,增加节点压力;匝道进出口间的主路上存在交织冲突。该组合节点由主副节点组成,汇交道路间采...
- 杨永勤刘小明荣建赵连文
- 文献传递
- 城市道路节点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城市道路节点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瓶颈部位,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关线路乃至整个路网交通功能的发挥,它对于城市道路的机动性、通行能力、路网容量以及交通安全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城市...
- 杨永勤
- 关键词:规划设计拓扑结构可达性匹配度
- 交通流三段式模型理论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车流密度、行车速度和交通流量是反映交通流特征的三个基本参数,三者关系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是交通工程理论研究的基础。这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交通流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车流密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三段式密度-速度理论关系模型,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交通流量与行车速度、交通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建立了相关模型,各关系模型图示形状与实测结果的曲线有较好的吻合。这里明确指出了格林希尔茨模型缺陷的本质所在,对交通流三段模式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 褚世新杨永勤
- 关键词:交通流车流密度行车速度交通流量
- 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 道路通行能力是交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为道路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对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
- 刘江杨永勤
- 关键词:通行能力单车道
- 文献传递
- 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 道路通行能力是交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为道路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对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
- 刘江杨永勤
- 关键词:通行能力单车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