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东北亚国家城镇化发展对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以日韩为例
- 2023年
-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课题。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研究东北亚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与特征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吉林省构建中心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良好环境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吉林省城镇化现状的分析,吉林省应大力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强化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进一步出台促农帮农政策,积极发展卫星城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 单魁贤何平王月英
- 关键词:东北亚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日韩
- 试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础与方向
- 2014年
- 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形势下,要认清开展群众工作的现实基础和面临的挑战,健全和扩宽群众诉求表达的途径和渠道,继续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 王月英刘颖
- 关键词:群众工作民生
-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被引量:3
- 2020年
-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队伍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
- 王月英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教学模式转变下思政课教法改革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与本科院校的教学特点不同,在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2+1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整体的趋势,在2+1教学模式下,思政课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在理论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角色互换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实地考察法、社会调查法、工作实践法,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 王月英刘颖
-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
- 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复强调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担负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单魁贤王月英焦宏晶
-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化工类学生专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途径与方式创新》
- 2021年
- 当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很多学校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面对"00后"大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些滞后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很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感觉内容枯燥、无聊,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因此,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能够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
- 王月英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化工类
- 中国六十年之自由权研究探析
- 2009年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始,国家就致力于保障人民的权利。1954年立宪之际更是在宪法第一章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建国六十年以来,国家政治运行中始终坚持为了人民的利益,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人自由。然而在中国,严格地说自由权是一个舶来品,并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缺失的。所以新中国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们不断地在理论上学习西方的自由权思想,在宪法政治下建构自由权体系,使自由权的理论研究和客观规制在当代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 王月英白颖
- 关键词:自由权宪法政府权力
-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与创新被引量:1
- 2019年
-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关键教育渠道。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调整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现。基于此,该文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对高校思政课如何在新时代进行教学创新以及教学改革展开分析。
- 王月英
-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 浅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
- 2016年
-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人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问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网络用户和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传播行为会导致多种侵权问题,为有效保护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从民事、刑事、行政三个层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立法保护结构。
- 王月英
-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