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全
-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一种基于外语用带有按摩功能的培训耳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外语用带有按摩功能的培训耳机,包括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的两端均设置有按摩件,两个所述按摩件的下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听筒,且两个连接块向背的一面均设置有防尘件,所述腔体...
- 张久全
- 文献传递
- 功能翻译视角下的安徽旅游公示语英译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深化安徽旅游强省战略,加大旅游资源的推广和提升安徽旅游的形象,对安徽旅游公示语翻译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拼写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文化失误和译名不统一五个方面。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公示语翻译能够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做到以译文读者为目标,以目的语言文化为取向,在翻译操作层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安徽旅游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还要加强管理层面的工作,如设立专业管理部门、建立安徽《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地方标准和鼓励社会监督。
- 孟焱张久全
- 关键词:功能翻译旅游公示语
- 一种英语教学教具存放柜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英语教学教具存放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背板,所述背板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顶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通过连接...
- 张久全
- 中国古诗意象的概念整合与翻译被引量:4
- 2011年
- 概念整合理论为中国古诗英译中意象的认知和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在意象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中,译者必须兼顾形式整合、意象整合以及文化意象整合,解释各种意义生成的路径,并进而解释翻译中整合创造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通过以乐府《杂诗》为例,分析其中意象的认知与翻译过程,该理论验证了其在解读中国古诗意象过程中的认知解释力和在意象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创造力。
- 张久全
- 关键词:古诗意象翻译《杂诗》
- 论审美意识在诗歌翻译中的运作——以《静夜思》的英译为例
- 随着翻译美学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其研究重点已经从宏观的翻译审美主体和客体逐渐扩展到更微观的翻译审美意识这一概念上来。作为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审美意识指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
- 张久全
- 关键词:诗歌翻译审美意识《静夜思》英语翻译翻译理论
- 文献传递
-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唐诗英译研究
- 2012年
-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唐诗英译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下业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决定了唐诗英译和文化传播的效果。通过对唐诗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译者主体性存在、支配和贯穿于译者对诗歌文本的选择、阐释及翻译策略的运用之中。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点的唐诗英译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宽容的译诗评价多元体系,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 张久全
- 关键词:唐诗英译译者主体性
- 幽默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被引量:4
- 2011年
-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之中。精炼含蓄、奇巧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和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幽默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默的目的、形式、对象和内容上,造成差异的根源主要在于二者在社会历史背景、宗教影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等级观念上的不同。探究和学习中西方的幽默语能有利地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
- 张久全
- 关键词:幽默语文化差异文化交流
- 翻译的政治性特征初探被引量:5
- 2009年
- 翻译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翻译的政治性不仅表现在国内政治对翻译活动的领导、参与和管理等,还表现在国际强权政治对不同文化交流的操控和侵略,即文化霸权。因此,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不仅要选择好适合时代要求的翻译对象、翻译策略和翻译词语,为社会发展服务;还要避免文化霸权对跨文化交流的种种影响,使翻译为平等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服务。
- 张久全
- 关键词:国内政治文化霸权
-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中国传统乐器英译问题
- 2008年
- 从文化资本视角出发,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乐器名称的英译问题,揭示了在翻译和传播中国特有事物与概念时文化资本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具体分析各种英译方法的得失,提出应该通过此类翻译防止中国文化资本的流失,促进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 张久全
- 关键词:文化资本中译英文化软实力
- 唐诗英译中的翻译审美意识研究
- 2015年
- 翻译审美是一个涉及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和审美再现的综合心理过程。对唐诗英译中的翻译审美意识所作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唐诗的对外传播和翻译美学的深入发展。通过对唐诗审美符号集和审美模糊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唐诗英译审美再现的三种手法,即临摹、神似和迁想妙得。
- 张久全
- 关键词:唐诗英译审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