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爽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许氏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亳菊总黄酮及其纳米乳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研究亳菊总黄酮原料及其纳米乳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芹菜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亳菊总黄酮原料组(TF组)、亳菊总黄酮纳米乳组(TF-NE组),各组动物均灌胃给予400 mg·kg-1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灌服不同制剂大鼠血浆中木犀草素、芹菜素的血药浓度。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以二室开放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TF组血浆木犀草素Cmax为(0.68±0.08)μg·ml-1,tmax为(1.58±0.14)h,t1/2α为(1.62±0.75)h,t1/2β为(5.93±1.64)h,AUC0-∞为(5.53±0.61)μg·h·ml-1。芹菜素Cmax为(0.53±0.08)μg·ml-1,tmax为(2.24±0.48)h,t1/2α为(1.72±0.53)h,t1/2β为(5.82±1.36)h,AUC0-∞为(5.94±1.28)μg·h·ml-1。TF-NE组中木犀草素Cmax为(0.74±0.36)μg·ml-1,tmax为(3.61±2.04)h,t1/2α为(2.29±1.44)h,t1/2β为(6.87±3.39)h,AUC0-∞为(16.62±2.44)μg·h·ml-1。芹菜素Cmax为(1.12±0.34)μg·ml-1,tmax为(4.73±1.40)h,t1/2α为(3.27±0.41)h,t1/2β为(7.70±3.26)h,AUC0-∞为(19.17±4.45)μg·h·ml-1,与亳菊总黄酮比,二者的F相对分别为313%和318%。结论:与亳菊总黄酮原料相比,纳米乳制剂明显延长了芹菜素(延长了2.3 h)和木犀草素(延长2.0h)的达峰时间,显著增加二者的AUC0-∞水平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说明纳米乳制剂能延缓亳菊总黄酮的吸收,显著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王桐生吴金爽俞年军吴德玲
- 关键词:木犀草素芹菜素药动学
- 亳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亳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140mg/kg),亳菊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75、150、300mg/kg)。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0、0.5、1.0、2.0h测定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冠状动脉结扎后24h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含量;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率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亳菊总黄酮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各时点心电图ST段抬高值,降低血清AST、LDH、CK含量,降低心肌梗死率,改善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结论亳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沈炳香王桐生魏庆红李莉吴金爽余贵媛吴德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总黄酮肌酸激酶
- RP-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总黄酮中3种黄酮类成分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亳菊总黄酮中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3种黄酮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25℃,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350 nm;进样量20μL。结果亳菊总黄酮中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 8~0.704 0μg(r=0.999 9),0.110 2~0.551 0μg(r=0.999 9),0.008 1~0.040 50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7%,100.5%,99.4%。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亳菊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 吴金爽吴德玲俞年军张伟金传山戴文玲
- 关键词:总黄酮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
- 毫菊总黄酮药效学初步评价及其纳米制剂的研究
- 目的:采用多种方法对亳菊总黄酮进行药效学的初步研究;通过药代动力学和心肌缺血实验比较亳菊总黄酮(TF)及纳米乳(TF-NE)。方法:采用DPPH法测定亳菊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采用腹腔注射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
- 吴金爽
- 关键词:总黄酮血液流变学药代动力学心肌缺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