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平 作品数:7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EBUS-TBNA术的20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所有患者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存在气管旁、支气管旁肿块,且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开胸手术及浅表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EBUSTBNA诊断效能及分析漏诊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共穿刺气管旁、支气管旁病灶61个以及淋巴结225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的患者有151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为140例;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55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者为50例。EBUS-TBNA的总体诊断灵敏度达92.2%,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8%。EBUS-TB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3%;EBUS-TBNA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9.1%。造成EBUS-TBNA漏诊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直径小(病灶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送检组织较小或数量较少等。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肺门及纵隔病变诊断中,EBUS-TB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结果为阴性但病灶的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的患者,要注意漏诊的可能。 洪贵平 陈晓炎 周剑平 周剑平 陈巍 陈巍 项轶关键词:纵隔病变 老年患者 大型公立医院呼吸专科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索大型公立医院呼吸专科日间病房的管理模式。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总计5年的呼吸专科日间病房运行相关数据,评价指标包括收治患者人数、床位使用率、收治病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在5年运作期内,总计收治3885例患者,总床位使用率为44.4%,收治病种排名前3位为肿瘤患者的评估、一日化疗及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5年平均患者满意率为96.5%。结论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呼吸专科实施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周剑平 李庆云关键词:呼吸专科 日间病房 OSAHS唾液淀粉酶水平与夜间多汗及高血压相关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唾液淀粉酶水平与高血压及夜间多汗间的相关性及唾液淀粉酶检测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瑞金医院睡眠中心行PSG诊断为OSAHS患者共47例,采集病史、问卷调查、测量血压、留取唾液标本.两种方... 张凌 李庆云 魏月 许华俊 蓝孝斐 周丽娜 王琼 周剑平 李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吸烟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以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呼吸疾病。全球30~69岁的成年人中近10亿人患OSA,中、重度OSA约为4.25亿,其中我国OSA患病率为8.8%[1]。OSA为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吸烟已经成为我国极为严峻的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我国吸烟者约为3亿,男性吸烟率为52.9%,女性吸烟率为2.4%[2]。同时,吸烟也是多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深入探讨OSA与吸烟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对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李庆云 李诗琪 周剑平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吸烟 靶器官损伤 氢气在呼吸系统疾病模型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氢气是密度最小且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一定还原性,曾被认为是一种生理性惰性气体。2007年Ohsawa等[1]提出氢气可选择性清除氧自由基,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证实氢气的保护作用,开启了氢气医学研究和应用的新纪元。迄今研究已证实氢气对多个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具有潜在保护作用。本文就氢气在呼吸系统疾病模型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林莹妮 周剑平 周剑平关键词:疾病模型 氢气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退行性疾病 清除氧自由基 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D-L1抑制剂治疗致垂体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报道1例经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治疗7个周期后导致免疫相关垂体炎(immune-related hypophysitis,irH)病例。患者表现为乏力、纳差、低血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PD-L1抑制剂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由治疗前的正常值48 ng/L、4.64μIU/mL降至3.8 ng/L、0.266μIU/mL),予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20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逐步好转。回顾近10年PubMed、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300余例垂体炎病例,其中84例肺癌患者,由PD-L1抑制剂引起irH的肺癌患者为1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厌食、体重下降、低血压。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抗体阻断剂相比,PD-1/PD-L1引起的irH发病率低,且发病相对较迟,且垂体MRI检查多无明显异常,但病情危重,甚至可危及生命,临床需引起重视。 张美玲 朱潇邦 宋爱玲 周剑平 周剑平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右心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右心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单纯COPD患者265例及COPD伴右心衰竭患者268例,后者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A组(Ⅰ级),B组(Ⅱ级),C组(Ⅲ级)和D组(Ⅳ级)。获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测定的RDW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前脑钠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就不同组别患者RDW变化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单纯COPD组和COPD伴右心衰竭组比较中,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COPD急性加重次数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实验室指标比较中,2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RDW、前脑钠肽和动脉血氧分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在COPD伴右心衰竭组内比较中,4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前脑钠肽和RDW均呈相似的显著升高趋势(均P=0.000)。组间多重比较提示,4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PD伴右心衰竭患者RDW显著升高,且与右心衰竭密切相关。 王海丽 周剑平 周剑平 孟俊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右心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