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武利尤单抗二线免疫治疗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
- 2022年
- 患者女,47岁,因"反复左侧胸痛5个月,咳嗽1月余"入院,于2019年12月25日行CT下经皮肺穿刺,病理确诊符合恶性胸膜间皮瘤上皮型。遂于2020年1月8日始行一线培美曲塞、卡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6个周期,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9个周期,无进展生存期为16个月,最佳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2021年5月病情进展二线纳武利尤单抗治疗4个周期,2个周期后疗效评估为PR,8月23日评估再次确认病情缓解。同时发现低氧,CT检查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表现。排除感染性肺炎后确诊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3级。暂缓免疫治疗,给予甲泼尼龙激素治疗,5 d后病情缓解,激素逐渐减量,6周后CIP完全吸收好转,拟重启免疫治疗。
- 吕梦辰孙娴雯曾然杨锦陈巍陈巍汤葳汤葳项轶
-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EBUS-TBNA术的20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所有患者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存在气管旁、支气管旁肿块,且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开胸手术及浅表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EBUSTBNA诊断效能及分析漏诊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共穿刺气管旁、支气管旁病灶61个以及淋巴结225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的患者有151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为140例;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55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者为50例。EBUS-TBNA的总体诊断灵敏度达92.2%,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8%。EBUS-TB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3%;EBUS-TBNA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9.1%。造成EBUS-TBNA漏诊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直径小(病灶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送检组织较小或数量较少等。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肺门及纵隔病变诊断中,EBUS-TB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结果为阴性但病灶的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的患者,要注意漏诊的可能。
- 洪贵平陈晓炎周剑平周剑平陈巍陈巍项轶
- 关键词:纵隔病变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