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博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赤峰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脊髓
  • 2篇转移瘤
  • 2篇颈椎
  • 2篇后路
  • 2篇脊髓损伤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转移
  • 2篇脊柱转移瘤
  • 1篇单节段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峡部
  • 1篇腰椎峡部裂
  • 1篇圆锥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脂肪瘤
  • 1篇脂肪瘤型
  • 1篇脂肪瘤型脊髓...
  • 1篇植骨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型

机构

  • 7篇赤峰市医院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7篇张海博
  • 6篇冷辉
  • 4篇贾一明
  • 3篇徐文达
  • 2篇隋雨新
  • 2篇敖霜
  • 2篇张皓
  • 2篇刘宇
  • 1篇吴景山
  • 1篇李明东
  • 1篇赵吉连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成年人脊髓圆锥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2020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因左下肢疼痛、右下肢麻木无力15 d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外伤史,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止痛脱水治疗,症状无缓解并逐渐加重,行走后下肢麻痛严重,行腰椎核磁检查见L 2/3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当地医院无法手术,遂转入我院。入院后复查腰椎核磁及增强扫描,L 2/3水平椎管内短T1长T2信号影,大小为1.4 cm×1.6 cm×2.3 cm,压脂序列呈低信号,未见强化,考虑为脂肪瘤。
张海博冷辉
关键词:成年人脊髓圆锥脊髓栓系综合征
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治疗后颈椎曲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治疗后颈椎曲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颈椎曲度及其他颈椎矢状位参数情况、疼痛情况和颈椎功能,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分析两种方法对颈椎曲度和其他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善程度,并分析影响颈椎曲度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_(2-7) Cobb角和T_(1)倾斜角明显大于对照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_(2-7)矢状面垂直轴(C_(2-7) SVA)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8 mm(OR=1.627,95%CI:1.401~1.938,P=0.020)、T_(1)倾斜角≤25°(OR=1.598,95%CI:1.381~1.934,P=0.027)、未采用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治疗(OR=2.591,95%CI:1.673~3.998,P=0.000)为影响颈椎曲度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C_(2-7) SVA≤20 cm(OR=0.748,95%CI:0.601~0.928,P=0.007)为颈椎曲度变化的保护因素,经GEE可见,研究组对C_(2-7) Cobb角、椎间隙高度、T_(1)倾斜角和C_(2-7) SVA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治疗,能明显改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曲度及其他颈�
张海博冷辉贾一明
关键词:颈椎曲度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CSCIWFD)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NLR与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137例CSCIWFD患者,记录临床资料、神经系统评估、血常规和MRI检查,随机收集137例健康人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NLR并用ROC曲线评价NLR对CSCIWFD早期诊断价值和脊髓损伤程度区分价值。结果(1)CSCIWFD组NLR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NLR早期诊断CSCIWFD,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灵敏度为89.1%,特异性为89.8%,最佳cut-off值2.95。(3)CSCIWFD组内,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A级)患者NLR值高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 B/C/D)患者(P<0.05)。当NLR=7.35时,其区分脊髓损伤程度预测诊断效能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35,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43.1%。结论外周血NLR值对早期诊断CSCIWFD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早期区分脊髓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因素。
沈永帅张海博冷辉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急性脊髓损伤
基于脊柱转移瘤脊髓损伤保留椎体关键技术的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冷辉吴蕾蕾刘宇敖霜张皓王宇毛金贺徐文达张海博隋雨新贾一明杨晓天代东杰吴景山
该研究针对脊柱转移瘤脊髓损伤情况,自2011年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该研究拓展了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技术的途径,填补了相关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空白。该研究首先探讨脊髓损伤的调控机制。其次探讨脊髓损伤危险因素之一颈椎后凸。最后将...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微波高温诱导原位灭活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冷辉刘宇隋雨新敖霜贾一明张皓王宇张海博徐文达
一.主要研究内容:选取并分析2008-2014年间入住该院的脊柱转移肿瘤临床病例。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类型、肿瘤位置、术后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体力状况、神经损伤改善状况、综合生命质量时间轴变...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肿瘤治疗
颈椎椎弓根与侧块螺钉技术研究现状
2014年
侧块螺钉技术在临床使用中手术入路简单,安全,操作简便,术中对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的损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其抗拔出力相对较差。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其生物力学稳定性要大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但是其手术操作相对困难,术中并发症发生几率大,但是通过术前仔细观阅影像学资料,评估术中风险,可以有效提高置钉准确率。
张海博赵吉连李明东
关键词:下颈椎后路侧块螺钉椎弓根螺钉
峡部植骨联合临时钉棒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峡部植骨联合临时钉棒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合并Ⅰ度滑脱者28例,伤椎分布L 421例,L 559例,均采用峡部植骨联合钉棒固定治疗,随访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8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6~44个月,平均(30.67±4.45)个月。手术平均时间(94.11±15.41)min,平均出血量(146.31±20.81)mL,住院时间(9.45±2.32)d,峡部愈合时间(7.68±0.78)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的上位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优良率为97.22%;术后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腰痛,1例切口延迟愈合,无感染、顽固性腰痛、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峡部植骨联合临时钉棒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疼痛、功能障碍缓解以及峡部愈合效果良好,峡部愈合后将临时固定取出,能够避免相邻椎间盘退变。
贾一明吴蕾蕾张海博徐文达冷辉
关键词:峡部植骨腰椎峡部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