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江波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黄色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乳腺黄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乳腺黄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综合分析。结果镜检示病灶主要由多角形或圆形泡沫状细胞聚集组成,胞膜清晰,胞质丰富、含大量空泡,细胞核小,圆形至卵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大小稍不一致,核仁不清,未见核分裂象。泡沫细胞间有较多薄壁血管和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表型:泡沫细胞CD68(+)、CD10(-)、CK(-)、S-100(-)。结论乳腺黄色瘤极为罕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
- 薛江波杨迪
- 关键词:黄色瘤乳腺临床病理分析
- 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法在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临床检验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蛋白表达,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其基因扩增情况的价值。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收入的96例乳腺癌患者,对其均开展两项临床检验方案(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其检测结果与一致性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96例研究样本中,HER2(3+)34例(35.42%),HER2(2+)59例(61.46%),HER2(1+)3例(3.12%),在阳性率情况方面,具体数据为35.42%。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结果显示,HER2扩增例数共计44例(45.83%),未扩增例数共计52(54.17%),同时在部分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中显示HER2和17号染色体着丝粒信号共同有扩增现象。3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阴性样本,荧光原位杂交法的检测结果均呈现出未扩增的情况,两者间的符合率:100.00%;59例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且检查结果显示为HER2(2+)的样本中,荧光原位杂交法的检测结果呈现出扩增的情况10例,两者间的符合率:16.95%;34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阳性(3+)样本,荧光原位杂交法的检测结果均呈现出扩增的情况,两者间的符合率:100.00%;两种检测方案一致性较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7,P<0.05)。结论乳腺癌HER2的临床检验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蛋白表达,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其基因扩增情况的价值较为理想,一致性较优,可进行临床应用。
- 薛江波杨迪杨文君赵亚蒙严君凯
-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原位杂交法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与BRAF基因联合检测在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2-05-01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705例在院手术切除甲状腺并做相应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甲状腺超声怀疑为恶性,且TI-RADS分级在4a及以上者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C检查及BRAF基因检测者共115例,将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115例甲状腺结节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105例(91.3%),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FNAC细胞学阳性91例,阴性14例;术后病理良性结节10例,术前FNAC细胞学检测阳性2例,阴性8例。FNAC联合BRAF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96.2%,高于单独FNAC检测灵敏度86.7%,χ^(2)=6.047,P=0.014;联合检测准确度为94.8%,高于单独FNAC准确度86.1%,χ^(2)=5.004,P=0.025。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BRAF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P=0.038;联合检测准确度和单独BRAF基因突变检测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0,P=0.142。结论术前FNAC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优于单独的FNAC或BRAF检测,能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术前诊断效能。
- 薛江波杨迪吕军鹏赵亚蒙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