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亮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炎性标志物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术后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肿瘤转移复发
  • 1篇转移复发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细胞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癌
  • 1篇结肠癌患者
  • 1篇颈部
  • 1篇颈部淋巴

机构

  • 2篇皖西卫生职业...
  • 1篇六安市第二人...

作者

  • 2篇王兴亮
  • 1篇李正东
  • 1篇吴德平
  • 1篇刘浩
  • 1篇黄诚

传媒

  • 1篇四川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经根治术治疗的7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转移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转移复发与吸烟情况、原发部位、是否为双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形态、脉管瘤栓、TMN分期、T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后CEAb、术前CA19-9b、术后CA19-9b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形态、TMN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前CA19-9b是转移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淋巴结转移、TMN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临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需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李正东陈本鑫吴德平余有声陈霖霖王兴亮刘浩
关键词:结肠癌转移复发
基于四种炎性标志物联合超声征象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C-反应蛋白(CRP)四种炎性标志物联合超声检查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经手术治疗105例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分析术前超声检查指标、外周血NLR、PLR、LMR、CRP水平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根据术后病理学结果,105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5.7%(48/105),转移组患者肿瘤数目多发、形态欠规则、侵犯包膜、微钙化例数所占比率明显增加,同时CRP、NLR、PLR、LMR水平明显增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犯包膜、微钙化、NLR、PLR是影响PTC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侵犯包膜、微钙化、NLR、PLR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0.612、0.768、0.801,NLR截断值为2.465,PLR截断值为174.975,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将NLR≥2.465、PLR≥174.975、侵犯包膜、微钙化各赋值1分,评估为0、1、2、3、4分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18)、13.5%(5/37)、71.4%(15/21)、95.7%(22/23)、100.0%(6/6)。结论术前高NLR、PLR及侵犯包膜、微钙化四项指标有助于预测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联合评估能明显提高预测价值,术前检查显示同时具备两项及以上指标的患者建议常规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提高肿瘤根治效果。
王兴亮余有声陈本鑫黄诚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