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德平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3篇晚期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3篇癌患者
  • 3篇肠癌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化疗
  • 2篇肝细胞癌患者
  • 2篇NOMOGR...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化

机构

  • 8篇皖西卫生职业...
  • 2篇六安市第二人...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吴德平
  • 2篇李正东
  • 1篇陈秀明
  • 1篇项柱
  • 1篇曹志国
  • 1篇潘晓飞
  • 1篇王兴亮
  • 1篇刘浩
  • 1篇黄诚

传媒

  • 3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灌注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胸腔灌注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各50例。3组均给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低剂量组30 mg,中剂量组60 mg,高剂量组90 mg。对比3组的疗效、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tokeratin fragment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CEA)、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变化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中、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CYFRA21-1、CEA、CA19-9水平均降低(P<0.05),低剂量组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中、高剂量组(P<0.05);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60 mg与90 mg进行胸腔灌注治疗均可提高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还有助于积极控制肿瘤标志物水平,且随恩度用药剂量的增加其用药风险并未升高。
葛晓林吴德平
关键词:胸腔灌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12日至2020年8月20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7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试验组,n=45)或二线化疗(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对照组,n=27)。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26.7%(12/45)、7.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46);DCR分别为48.9%(22/45)、29.6%(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5,P=0.109)。在不良事件方面,试验组患者耐受性更好,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28.9%(13/45)vs.55.6%(15/27)],较对照组减少了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9,P=0.025)。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试验组中位OS为8.9个月(95%CI为7.9~9.8),对照组中位OS为6.5个月(95%CI为5.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8,P=0.024)。试验组中位PFS为2.2个月(95%CI为1.6~2.7),对照组中位PFS为1.8个月(95%CI为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9,P=0.028)。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线治疗晚期ESCC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可耐受,可能成为晚期ESCC二线治疗的潜在方案。
张玉萍吴德平
关键词:食管肿瘤
综合炎症反应评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程度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整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构建综合炎症反应评分(NLR-PLR score,NLR-PLRs),并构建一种预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疼痛程度的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治疗的170例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按照1.5∶1的比例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测试集(n=102)和验证集(n=68)。根据NLR和PLR预测TACE后中度或重度疼痛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构建NLR-PLRs。在测试集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CE后中度或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测试集和验证集数据评估Nomogram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测试集中,TACE后中度或重度疼痛患者的NLR和PLR均高于TACE后无或轻度疼痛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NLR和PLR预测TACE后中度或重度疼痛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00和0.76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7和173.79。年龄<65岁、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多发、有PVTT和NLR-PLRs越高的患者TACE后更有可能出现中度或重度疼痛。测试集数据中,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C-index)为0.847(95%CI:0.738~0.911),AUC为0.866(95%CI:0.784~0.925),Nomogram模型提供显著附加临床净收益且高于单个预测因子结果。验证集数据中,C-index为0.749(95%CI:0.629~0.847),AUC为0.749(95%CI:0.629~0.847),Nomogram模型提供显著附加临床净收益且高于单个预测因子结果。结论:NLR-PLRs与TACE后中度或重度疼痛有关系。基于NLR-PLRs的Nomogram模型可为疼痛护理管理程序启动时机提供参考。
梁前静吴德平王胜杰严康明邓莉莉韩山山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疼痛
NRS-2002和CONUT评分与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分析及Nomogram模型构建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与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评估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前营养状态,并分析术后死亡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13例中晚期HCC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晚期HCC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将死亡影响因素作为构建Nomogram模型的预测指标。采用内部数据集验证、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C-index)、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及时间-ROC曲线评估Nomogram模型预测性能。结果:NRS-2002筛查出76例(67.3%)患者营养不良;CONUT评分筛查出58例(51.3%)患者营养不良。Kappa值为0.238(P<0.05),筛查结果一致性一般。NRS-2002及CONUT评分筛查出来的营养不良患者生存时间低于营养正常患者(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腹水(是)、BCLC分级(C级)、PVTT(是)、TACE次数(>2次)、TBIL(>27μmol/L)、NRS-2002(营养不良)是中晚期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数据集验证结果显示,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24个月生存率的C-index分别为0.701(95%CI:0.668~0.801)、0.697(95%CI:0.611~0.794)、0.651(95%CI:0.601~0.754)。预测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死亡Nomogram模型的风险阈值>0.16而<0.89时,提供显著附加临床收益。Nomogram模型的AUC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腹水、BCLC分级、PVTT、TACE次数、TBIL及NRS-2002。结论:该Nomograms模型具有较高临床实践性及准确性,可指导中晚期HCC患者治疗管理。
黄桂荣吴德平陈方鹏韩山山
关键词:肝细胞癌生存率
结肠癌低分化簇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肠癌低分化簇(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患者的H&E染色标本及病例资料,复评全部患者肿瘤组织中PDC分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Cox模型评价PDC分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DC G1为52例,G2 14例,G3 36例。PDC分级与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独立正相关,而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独立负相关(均P<0.05)。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HR=2.377,95%CI:1.237~4.568;P=0.009)、远处转移(HR=7.455,95%CI:2.597~21.399;P<0.001)和PDC分级(HR=2.095,95%CI:1.099~3.994;P=0.025)均为结肠癌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TIL和TB均可影响结肠癌PDC分级,评估癌组织中PDC分级有助于对结肠癌患者进行预后分层。
王学周朱运超吴德平宣自磊陈秀明张新伟
关键词:结肠癌
晚期肝细胞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变化轨迹亚型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晚期肝细胞癌(HC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治疗的95例晚期HCC患者。通过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患者6次化疗前、化疗后和化疗后1周的CRF特征。采用混合增长模型识别CRF轨迹亚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CRF轨迹亚型总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CRF轨迹亚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识别出4种CRF轨迹亚型,分别为高疲乏快速增长型15例(15.8%)、高疲乏中速增长型10例(10.5%)、中疲乏缓慢增长型29例(30.5%)和低疲乏缓慢增长型41例(43.2%)。4种CRF轨迹亚型的总生存率均逐渐降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C反应蛋白是3种CRF增长型的共同影响因素(均P<0.05);白蛋白是中疲乏缓慢增长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和居住方式均是高疲乏快速增长型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晚期HCC化疗患者CRF呈现4种CRF轨迹亚型,并鉴定出不同CRF轨迹亚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晚期HCC化疗患者CRF的个性化、全程化管理提供临床依据及新思路。
贾义德曹志国吴德平常远华项柱
关键词:晚期肝细胞癌癌因性疲乏化疗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经根治术治疗的7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转移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转移复发与吸烟情况、原发部位、是否为双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形态、脉管瘤栓、TMN分期、T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后CEAb、术前CA19-9b、术后CA19-9b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形态、TMN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前CA19-9b是转移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淋巴结转移、TMN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临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需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李正东陈本鑫吴德平余有声陈霖霖王兴亮刘浩
关键词:结肠癌转移复发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手术疗效对比与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直肠癌的手术优点、难度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组23例,开腹组20例),按照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和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SA评分、合并症、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4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腹腔镜技术属于在开腹手术基础上的高难度手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掌握熟练的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本鑫黄诚余有声吴德平李正东金从稳潘晓飞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开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