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动物实验探究茸脂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茸脂胶囊的潜在化学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的基因,并用R软件实现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映射匹配。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和疾病间的可视化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在线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造模组大鼠构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采用茸脂胶囊灌胃,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均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干预8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利用RT-qPCR检测股骨头组织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 m RNA、胱天蛋白酶-3(Caspase-3) mRNA、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股骨头组织CXCR2、Caspase-3、Bax蛋白表达。结果:获得茸脂胶囊有效成分163种,活性成分的作用靶标578个,茸脂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45个潜在靶标。排名前5位的潜在核心靶基因分别为肿瘤蛋白53(TP53)、CXCR2、β-连环蛋白(CTNNB1)、E1A结合蛋白(EP30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主要富集于正性调节基因表达、RNA聚合酶Ⅱ介导的正性转录调节、对缺氧的反应、负性调节基因表达和正性调节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等,细胞组分(CC)主要富集于细胞外空间、细胞外区域、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等,分子功能(MF)主要富集于酶结合、相同蛋白质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组全书(KEGG)通路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