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固定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退变
  • 1篇腰椎退行性
  • 1篇腰椎退行性病...
  • 1篇置换术
  • 1篇置入
  • 1篇融合术
  • 1篇融合术后
  • 1篇术后
  • 1篇退变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病变
  • 1篇清除术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机构

  • 3篇成都市新都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王科学
  • 3篇巫代友
  • 2篇赖国维
  • 1篇王跃
  • 1篇胡豇
  • 1篇鲜成树
  • 1篇黄历
  • 1篇付锦江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2例,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于术后1年统计ASD发生情况,纳入全部可能的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82例患者发生ASD 20例(24.39%);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ASD患者的基线资料后,经单项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体重指数(BMI)高、失用性骨质疏松、融合不良、螺钉微动均是老年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有较高的ASD发生风险,可能与患者年龄、BMI、失用性骨质疏松、融合不良、螺钉微动有关,临床应重视评估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ASD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能对减少患者术后ASD发生有积极意义。
巫代友刘斐文王科学赖国维秦毅
关键词:腰椎退变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置入假体结合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88例单侧新发闭合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接受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先行骨折内固定,再行假体置入;观察组用骨水泥加固。结果 2组选择加长柄和标准柄假体比例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例无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和12个月的Harrie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巫代友王科学鲜成树赖国维
关键词:骨水泥假体骨折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
病灶清除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均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平均随访4.5年,手部功能按Kelly分级评定均为优,恢复正常工作,未见结核复发。结论:病灶清除术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有效方法。
王科学黄历巫代友付锦江胡豇王跃
关键词:腱鞘结核抗结核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