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志祥

作品数:2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大肠
  • 7篇肿瘤
  • 6篇息肉
  • 6篇肠肿瘤
  • 5篇结肠
  • 5篇结肠镜
  • 5篇肠镜
  • 5篇肠息肉
  • 5篇超声
  • 5篇大肠肿瘤
  • 4篇纤维结肠镜
  • 4篇大肠息肉
  • 3篇电凝
  • 3篇小儿
  • 3篇小儿大肠息肉
  • 3篇高频电
  • 3篇高频电凝
  • 3篇肠癌
  • 3篇大肠癌
  • 2篇电凝切除

机构

  • 21篇湖北医学院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21篇沈志祥
  • 15篇于皆平
  • 8篇罗和生
  • 5篇韩兵
  • 4篇洪流
  • 2篇汪朱文
  • 2篇俞菊芳
  • 2篇李国美
  • 1篇耿长新
  • 1篇付文瑾
  • 1篇邓传珍
  • 1篇廖红玉
  • 1篇陈瑞珍
  • 1篇吴清明
  • 1篇朱天刚
  • 1篇杨咏梅
  • 1篇陈瑞珍
  • 1篇夏冰
  • 1篇李国美
  • 1篇邓涛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新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湖北医学院学...
  • 1篇内镜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会消...

年份

  • 1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7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凝摘除小儿大肠息肉——附151例报告被引量:2
1993年
经结肠镜对151例小儿大肠息肉进行了高频电凝摘除术,结果显示,高频电凝摘除小儿大肠息肉明显优于丝线结扎,手术摘除等传统治疗方法。尽早地摘除小儿大肠息肉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途径之一。
沈志祥洪流于皆平廖红玉
关键词:肠肿瘤大肠息肉结肠镜
大肠息肉和癌的活检组织酶谱的研究
1989年
应用生化定量法测定123份大肠话检组织内碱性磷酸嗨(ALP)、酸性伊酸降(ACP)、乳酸脱氢酶(LDH)和Y-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62分亲源不同的正常粘膜各梅的后性差异均无显L(P>0.05)。18份大肠窃和34份腺瘤各酶的后性均显若高于正常组(P<0.01),两者酶活性变化相似。GGT活性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可能有助于大肟癌的诊断。炎性息肉酶活性正常。
韩兵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杨咏梅汪朱文邓传珍
关键词:大肠癌腺瘤息肉
鸟氨酸脱羧酶—新的大肠肿瘤标记物
1990年
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l decarboxy ase ODC)在体内催化鸟氨酸脱羧生成腐胺, 腐胺可转化成精胺、精膜。腐胺、精胺、精膜合称为多胺,它们是细胞内调节物质代谢的重要物质,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吴清明于皆平沈志祥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大肠肿瘤标记物
小儿大肠息肉的特点被引量:3
1994年
小儿大肠息肉的特点洪流,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2年1月经结肠镜及电子大肠镜为14岁以下356例患儿进行检查,并成功地切除息肉148例。为了加深对小儿大肠息肉发病特点的认识,探讨小儿大肠息肉是否癌变,我们对上述资料分析如下。...
洪流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
关键词:息肉儿童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分类被引量:1
1992年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临床上有多种病因分类法,本文根据发病机理分类如下: 一、小肠粘膜病变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故小肠粘膜病变是造成吸收不良的重要原因。 1.小肠粘膜细胞有某种先天性缺陷与异常 (1)热带口炎性腹泻(tropic sprue):多流行于热带,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沈志祥
关键词:综合征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声像图诊断与治疗——附213例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6年间B超共查肝脏20980例,发现肝囊肿213例(1.02%),其中45岁以上体检组为3.34%(83/2482),提示肝囊肿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原因可能与脏器退化有关。根据肝囊肿的特征,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5%以上。合并感染时应与肝脓肿鉴别。此外,还应与肝血管瘤、先天性胆管扩张、肝内囊性肿瘤等疾病鉴别。本文报道了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治疗12例全部成功,无明显副作用。
沈志祥傅文瑾韩兵于皆平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
实时超声下观察横膈运动对胸腹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1990年
资料与方法(一)本文测量了170名成人的横膈运动,其中健康者80名(男50名、女30名),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9.8岁。患胸部疾病37名;腹部疾病53名。(二)采用SAL-30A线阵仪及安科ASU-010扇扫仪,探头频率3.5MHz。病人取仰卧位,必要时侧卧位、坐位。探头置于肋弓下和腋前线第七、八肋间隙。
付文瑾沈志祥魏凤庆徐慧石华
关键词:实时超声腹部疾病横膈肋间隙胸部疾病平静呼吸
经结肠镜逆行插管与钡餐阑尾造影的对照研究(附105例分析)被引量:4
1992年
我院开展了经纤维结肠镜逆行插管阑尾造影(Endoscopic retrocatheterism appendixgraphy,以下简称ERAG)并与钡餐阑尾造影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随机选择临床疑为慢性阑尾炎或疑有其他肠道病变而申请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ERAG检查者,至今共作了121例,其中105例同时行钡餐阑尾造影,男性70例,女性35例,年龄为18~71岁。
俞菊芳陈瑞珍戴懋华沈志祥罗和生于皆平
关键词:阑尾造影诊断
B型超声诊断胃癌的评价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胃镜、手术证实的60例胃癌B超检查结果。临床资料1.60例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5~73岁,其中40岁以上者55例(91.67%)全部病例均系首先行B超检查,继而胃镜及病理检查,36例最后经手术治疗。全部病例最后均确诊为胃癌。
李国美沈志祥徐慧于皆平
关键词:B型超声诊断胃窦癌胃腔弥漫浸润型溃疡型
Wistar鼠实验性大肠癌组织发生学研究
1993年
大肠癌的组织发生学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二甲肼(Dimethyihydrazine,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在许多生物学行为方面与人类大肠癌相似(1),利用该模型研究大肠癌的组织发生学,有助于确定大肠癌癌前病变,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于皆平吴清明沈志祥罗和生詹岭屏汪朱文
关键词:大肠肿瘤组织发生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