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谷氨酰转肽酶作为大肠腺瘤恶变倾向标志的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大肠腺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确定其恶变倾向的大小对提高大肠癌防治水平甚有帮助。r一谷氨酸转肽酶(GGT)在多种肿瘤中活性升高[‘。中又通过测定大肠正常粘膜与肿瘤组织的GGT活性,藉以探讨腺瘤中GGT活性的变化特点及其作为腺瘤恶变倾向标志及协助诊断大肠癌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采集 125例大肠粘膜组织中,18例为大肠癌手术标本。
- 韩兵于皆平
- 关键词:大肠肿瘤谷氨酰转肽酶大肠腺瘤
- 炎症性肠病与免疫
- 1990年
-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确。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临床观察克隆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肉芽肿形成,而肉芽肿被认为是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典型组织学改变。且患者对结核菌素和二硝基氯笨(DNCB)皮试常呈阴性反应,提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溃结患者也可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贫血等。
- 韩兵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隆病结肠上皮细胞迟发型变态反应组织学改变肉芽肿形成
- 胃癌发生部位的转变趋势(附527例分析)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对我院1976~1990年胃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527例胃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现的时间顺序分为2组。第1组(1976~1983年)237例,第2组(1984~1990年)290例。结果发现贲门癌的发生率第2组(76例,26.21%)高于第1组(43例,18.14%)(P<0.05)。且贲门加胃底癌的发生率两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1组:20.68%,2组:31.03%,P<0.05)。从近端到远端,女性患者逐渐增多,尽管贲门癌在男女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女性患者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
- 谭诗云邓传珍韩兵刘军于皆平陈锡美
- 关键词:胃肿瘤发病率
- 结肠镜诊断结肠憩室病被引量:4
- 1994年
- 结肠镜诊断结肠憩室病韩兵,于皆平,邓传珍,刘军结肠憩室为少见病,临床诊断困难,国内报道甚少[1],但在消化道憩室中发病最高。现将我们经结肠镜检出的20例,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1978年~1991年6月,6880例结肠镜检患者中检出结肠...
- 韩兵于皆平邓传珍刘军
- 关键词:结肠镜检结肠疾病结肠憩室病
- 胰腺外分泌的激素调节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1年
- 近年来对腺腺外分泌的激素调节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胃肠道激素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调节机理及临床意义。
- 韩兵于皆平
- 关键词:激素胰腺外分泌功能
-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声像图诊断与治疗——附213例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6年间B超共查肝脏20980例,发现肝囊肿213例(1.02%),其中45岁以上体检组为3.34%(83/2482),提示肝囊肿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原因可能与脏器退化有关。根据肝囊肿的特征,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5%以上。合并感染时应与肝脓肿鉴别。此外,还应与肝血管瘤、先天性胆管扩张、肝内囊性肿瘤等疾病鉴别。本文报道了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治疗12例全部成功,无明显副作用。
- 沈志祥傅文瑾韩兵于皆平
-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
- 荆豆凝集素受体在远端大肠良恶性肿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 1992年
- 应用ABC免疫酶标记技术检测了116例大肠正常粘膜、炎症性和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荆豆凝集素(UEA-1)受体的分布与变化特点。结果显示,远端大肠的正常粘膜UEA-1受体缺如,当其发生肿瘤时、UEA-1受体又重新出现,并随组织恶性程度加重而增多。以重度组织异型腺瘤和大肠癌变化最为显著,二者的UEA-1染色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25),而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UEA-1受体的这种变化提示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粘液糖蛋白代谢紊乱,深入研究这种变化可能有助于对远端大肠粘膜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 韩兵邓涛于皆平
- 关键词:大肠肿瘤
- 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断与治疗(附238例报告)
- 1991年
- 我院于1978年1月至1991年1月应用富士农小儿结肠镜及OlympusCF-MB3、CF-LB3、CF-LB、CF-P10Ⅰ型纤维结肠镜为23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了诊断和治疗检查。
- 刘淑华韩兵邓传珍于皆平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息肉病息肉摘除术
- 大肠息肉和癌的活检组织酶谱的研究
- 1989年
- 应用生化定量法测定123份大肠话检组织内碱性磷酸嗨(ALP)、酸性伊酸降(ACP)、乳酸脱氢酶(LDH)和Y-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62分亲源不同的正常粘膜各梅的后性差异均无显L(P>0.05)。18份大肠窃和34份腺瘤各酶的后性均显若高于正常组(P<0.01),两者酶活性变化相似。GGT活性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可能有助于大肟癌的诊断。炎性息肉酶活性正常。
- 韩兵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杨咏梅汪朱文邓传珍
- 关键词:大肠癌腺瘤息肉
- 持续高热、血尿、血性胸水、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昏迷、偏瘫
- 1986年
-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农民。持续腰痛、高热、胸闷1月,于1982年3月5日入院。患者原有慢性腰痛史4年,一月前下湖捕鱼时,突感腰痛加剧,难以忍受,次日高热,达39℃以上。一度小便困难,解“血尿”,某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肿瘤待排”,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高热仍不退,转我院就诊。体检:T39.1℃,P138次/分,R50次/分,Bp120/80mmHg;重病容、衰竭脱水貌、意识滕胧,表情淡漠、项强三指、皮肤干燥、弹性差。左胸可见瘀斑数个,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肺叩诊实音,语颤消失,两肺密布干湿性罗音及痰鸣音,心音完全被掩盖。腹部隆起,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双肾区轻叩痛,四肢活动疼痛受限,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 于皆平韩兵
- 关键词:血性胸水血尿持续高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