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脊髓胰高血糖素受体的放射自显影分析及其电生理学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本实验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与细胞电生理学方法发现:大鼠脊髓腰膨大部含有较高密度能与(125)Ⅰ-胰高血糖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其在脊髓内的分布以脊髓背角尤其是背角边缘区和胶质区的受体含量最为丰富;背髓背角内直接注射胰高血糖素(5~15μg)可明显兴奋脊髓内伤害性反应神经元的细胞放电(12/22),而对少数伤害性反应神经元(4/22)和伤害性抑制性反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则产生或加深其抑制作用;而这些对胰高血糖素产生兴奋或抑制反应的神经元亦主要位于脊髓背角,并以背角边缘区和胶质区的细胞数量为多。提示大鼠脊髓内不仅含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而且还可能参与了脊髓内多种功能尤其是感觉功能的调节。
- 席正雄周兰仙刘少金张桂林戴天力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脊髓放射自显影细胞放电
- 侧脑室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伤害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 1999年
- 本实验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在55只雄性SD大鼠PAG区记录到65个伤害性神经元,观察了 AII对 PAG伤害性神经元电活动以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①AII(50ng、1μg、2μg/5μl,i.c.v.)对PAG区痛兴奋神经元(PEN)电活动产生显著的兴奋效应;②9个PAG痛抑制神经元(PIN)在给 AII后 8个产生抑制效应,一个无反应;③AII(50ng、2μg/5μg,i. c. v)部分翻转吗啡(i.p,2.5mg/kg体重)的抑制作用,两组间AII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II可能通过易化PAG区 PEN、抑制 PIN的电活动,从而调制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拮抗吗啡镇痛。
- 彭小清张桂林韩丹张亮刘维泽
- 关键词:脑室内注射
- 侧脑室微量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PAG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中枢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其中包括对痛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我室曾观察到脊髓表面施予及PAG注入ACTH可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放电,而脑室注射ACTH对此种伤害性放电却产生易化效应。有研究显示在PAG存在对伤害性刺激起反...
- 张亮张桂林韩丹刘维泽
- 关键词:ACTHPAG伤害性刺激PEN
- 电针抗急性脑缺血性损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采用可逆性夹闭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与复灌的18只兔模型,通过电针"人中"穴对急性脑缺血性损害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电针可提高脑缺血时的颅底动脉压,提高脑组织的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AⅡ),降低乳酸(LA)含量。表明电针加复灌比单纯复灌效果好。为针刺麻醉的安全性和针刺治疗脑缺血提供了依据。
- 李汉先高原程汉兰杨敏肖刚张桂林
- 关键词:脑缺血针刺疗法电针疗法
- 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异常脑电波及物理特征被引量:12
- 1998年
- 本文研究了局灶性及全身性青霉素G钠诱发大鼠癫痫模型异常脑电波及其物理参量特征性改变特点。采用170U青霉素G钠置于大鼠硬脑膜外表面诱发癫痫放电制成局灶性癫痫模型,腹腔注射1,200,000U青霉素诱发大鼠急性全身性癫痫模型。癫痫放电的主要型式有:棘波、尖波、棘(尖)慢波综合、高幅失律等。施加处理因素后可以引起癫痫放电频率、振幅、左右对称性、正、负波相位比例以及癫痫放电型式的改变。
- 韩丹张桂林
- 关键词:脑电波癫痫
- 血管紧张素Ⅱ与痛和镇痛关系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张桂林黎箴辉胡祁生黎旭文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镇痛电生理
- 单一电铃电路条件性行为疗法在建立儿童自主排尿反射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本工作在于探讨单一电铃电路条件性训练在建立儿童自主排尿反射中的治疗作用。采用新型研制的电铃电路床单,将电铃声刺激与膀胱充盈刺激有效的吻合起来,夜间训练遗尿患儿清醒后自主排尿。对年龄5~10岁,经多项检查诊断确定为功能性遗尿的患儿(男18名,女4名)22人施行条件性行为训练方法。临睡的铺平电铃电路床单、患儿遗尿初期浸湿床单,引起铃响(患儿不惊醒时由母亲唤醒),患儿起床自主排尿。采用阳性强化法对患儿自主排尿进行巩固,给予原发以及继发性奖赏。结果:单一电铃电路条件性训练平均12个有效治疗日后,94.97%(18/19)患儿遗尿症状消失,其中效果最佳者仅用了3个有效治疗日,最后长的达30个有效治疗日,2人因故中断治疗,1人治疗无效。可见,单一行为方法是一条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的有效措施。
- 韩丹张智张桂林黎旭文华楚信
- 关键词:遗尿行为疗法儿童
- 鸡屎藤的一种活性成分——二甲基二硫化物的药理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鸡屎藤是我国盛产的一种中草药,二甲基二硫化物是鸡屎藤的有效成分之一,本文首次观察到二甲基二硫化物对家兔膈神经电位发放产生兴奋-抑制双相效应.且随着剂量加大,其抑制效应加强,对心率和脑电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蟾蜍外周神经干兴奋传导也呈明显阻滞效应,二甲基二硫化物的这些作用揭示与鸡屎藤的止痛、止咳等功效有关。
- 张桂林韩丹刘维泽汤剑青袁肇金黎旭文
- 关键词:硫化物药理学鸡屎藤
- 胰高血糖素对吗啡和电针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
- 1994年
- 痛行为实验表明,脑室注射胰高血糖素具有中枢抗阿片效应。本实验研究了胰高血糖素与吗啡和低频电针穴位刺激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结果显示:胰高血糖素预处理可有效对抗吗啡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效应;若在吗啡作用后10min与30min在脊髓背表面滴注胰高血糖素,亦可部分翻转吗啡的抑制效应。低频电针(1~3Hz)刺激大鼠同侧后肢"足三里"与"三阴交"穴位30min,可明显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若以胰高血糖素作预处理,则低频电针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单独注射胰高血糖素则可明显兴奋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以上结果提示:胰高血糖素在脊髓水平亦具有对抗吗啡和低频电针作用的效应;其抗阿片作用的机制可能通过脊髓内胰高血糖素受体与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来介导。
- 席正雄张桂林周兰仙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吗啡电针神经元
- 血管紧张素Ⅱ在脊髓水平对吗啡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本工作以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腰段(L2-3)背角神经元电活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其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并探讨AⅡ与吗啡抑制效应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Ⅱ50-50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主要为抑制效应,而AⅡ2μg为易化效应;注射吗啡(5mg/kg,ip)后10mh;AⅡ25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不能对抗吗啡的抑制作用,而AⅡ2一4μg则能部分或完全抵消吗啡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本工作提示,AⅡ可调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的伤害性反应;较大剂量AⅡ可对抗吗啡对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
- 胡祁生汤剑青刘维泽张桂林
- 关键词:吗啡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