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泽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波谱及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生理
  • 4篇实验教学
  • 4篇教学
  • 3篇学法
  • 3篇生理学
  • 3篇实验教学法
  • 3篇理学
  • 3篇教学法
  • 2篇电刺激
  • 2篇医学生
  • 2篇伤害性
  • 2篇神经元
  • 2篇强直
  • 2篇强直电刺激
  • 2篇注射
  • 2篇癫痫
  • 2篇微量注射
  • 2篇脑室
  • 2篇脊髓水平
  • 2篇海马

机构

  • 10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作者

  • 13篇刘维泽
  • 7篇韩丹
  • 6篇张桂林
  • 5篇张奇仕
  • 4篇张亮
  • 3篇汤剑青
  • 3篇刘少金
  • 2篇李春英
  • 2篇严晓红
  • 2篇余锋
  • 2篇胡祁生
  • 2篇唐岳枫
  • 2篇刘买利
  • 2篇杨芳
  • 2篇张先荣
  • 1篇席正雄
  • 1篇汤剑清
  • 1篇彭小清
  • 1篇田卫群
  • 1篇万瑜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脑室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伤害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1999年
 本实验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在55只雄性SD大鼠PAG区记录到65个伤害性神经元,观察了 AII对 PAG伤害性神经元电活动以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①AII(50ng、1μg、2μg/5μl,i.c.v.)对PAG区痛兴奋神经元(PEN)电活动产生显著的兴奋效应;②9个PAG痛抑制神经元(PIN)在给 AII后 8个产生抑制效应,一个无反应;③AII(50ng、2μg/5μg,i. c. v)部分翻转吗啡(i.p,2.5mg/kg体重)的抑制作用,两组间AII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AII可能通过易化PAG区 PEN、抑制 PIN的电活动,从而调制伤害性信息的传递,拮抗吗啡镇痛。
彭小清张桂林韩丹张亮刘维泽
关键词:脑室内注射
侧脑室微量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PAG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中枢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其中包括对痛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我室曾观察到脊髓表面施予及PAG注入ACTH可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放电,而脑室注射ACTH对此种伤害性放电却产生易化效应。有研究显示在PAG存在对伤害性刺激起反...
张亮张桂林韩丹刘维泽
关键词:ACTHPAG伤害性刺激PEN
鸡屎藤的一种活性成分——二甲基二硫化物的药理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鸡屎藤是我国盛产的一种中草药,二甲基二硫化物是鸡屎藤的有效成分之一,本文首次观察到二甲基二硫化物对家兔膈神经电位发放产生兴奋-抑制双相效应.且随着剂量加大,其抑制效应加强,对心率和脑电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蟾蜍外周神经干兴奋传导也呈明显阻滞效应,二甲基二硫化物的这些作用揭示与鸡屎藤的止痛、止咳等功效有关。
张桂林韩丹刘维泽汤剑青袁肇金黎旭文
关键词:硫化物药理学鸡屎藤
半开放式实验教学法对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4
2003年
半开放式实验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完全依赖老师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展知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初步研究表明,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建立半开放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严晓红刘少金汪长华杨芳张奇仕刘维泽
关键词:生理教学
血管紧张素Ⅱ在脊髓水平对吗啡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本工作以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腰段(L2-3)背角神经元电活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其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并探讨AⅡ与吗啡抑制效应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Ⅱ50-50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主要为抑制效应,而AⅡ2μg为易化效应;注射吗啡(5mg/kg,ip)后10mh;AⅡ250ng脊髓表面微量滴注不能对抗吗啡的抑制作用,而AⅡ2一4μg则能部分或完全抵消吗啡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本工作提示,AⅡ可调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对外周传入的伤害性反应;较大剂量AⅡ可对抗吗啡对伤害性诱发放电的抑制作用。
胡祁生汤剑青刘维泽张桂林
关键词:吗啡脊髓
血管紧张素Ⅱ在脊髓水平可增强电针的抑制效应被引量:3
1995年
本实验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II)对脊髓腰段(L2~3)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AⅡ(50~500ng)对伤害性诱发放电主要为抑制效应,而较大剂量(2ug)则呈相反效应;AⅡ(250ng)能增强电计“足三里”及“三阴交”穴的抑制效应。实验结果提示AⅡ参与脊髓水平的痛觉信息调制作用。
胡祁生汤剑青刘维泽张桂林
关键词:电针脊髓背角神经元
强直电刺激大鼠海马-颞叶新皮质神经通路致癫癎放电中突触传递可塑性及其癫癎 靶行为的表达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0年
强直电刺激诱发大鼠急、慢性在体和离体脑片癫疒间模型。观察癫疒间电活动的突触可塑性以及癫疒间发作的行为表达特征。结果表明 :慢性癫疒间 大鼠原发性湿狗样抖的频率先增加后减少及潜伏期逐步缩短 ,并相继出现继发性湿狗样抖和“点燃”效应 ,称之为行为改变的可塑性 ,即“长时程”效应 ;急性在体癫疒间模型上反复强直电刺激海马 ,颞叶新皮质区细胞外场电位原发性后放的潜伏期逐渐缩短及幅度逐级增大 ,此效应在脑室内微量注射东莨菪碱后逐渐消失 ;离体脑片上强直电刺激海马 Schaeffer侧枝 ,CA1神经元膜电位原发性后放电及阵发性爆发放电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表现为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推测癫疒间发作行为的可塑性变化可能是复杂神经网络多级突触传递长时程效应的整体靶行为表现。
张先荣韩丹唐岳枫刘买利刘维泽杨芳王晓云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强直电刺激癫痫
强直电刺激大鼠海马、中部颞叶新皮质诱发癫癎模型中电振荡与癫癎发生的关系研究(英文)被引量:9
2000年
在急性、慢性在体大鼠及离体脑片癫疒间 模型上观察 EEG、深部电图、神经元网络及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 ,研究中枢同步化电振荡行为在癫疒间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离体脑片 ( n=40 )上强直电刺激海马 Schaeffer侧枝 ,32 .5% CA1神经元全细胞记录呈现 3~ 1 0 0 Hz膜电位振荡 ,这种电振荡能促进细胞外场电位癫疒间 活动形式的转化。急性癫疒间 模型上 ( n=1 0 ,in vivo) ,反复强直电刺激海马或中部颞叶新皮质可诱发海马区 4~ 7Hz和中部颞叶新皮质 2 0 Hz( n=1 1 )深部电图电振荡。慢性强直电刺激大鼠背侧海马 ( n=1 2 )或中部颞叶新皮质 ( n=1 1 ) ,7~ 8d后出现这些脑区和 EEG电振荡活动的频率及幅度的增加。巨大 EEG节律性电振荡活动成为电图和癫疒间 行为性发作的先兆。说明过度激活海马 -内嗅皮质 -颞叶新皮质产生的同步化电振荡可能是颞叶癫疒间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丹张先荣唐岳枫刘买利刘维泽杨芳
关键词:电振荡海马癫痫
生理学半开放式实验教学法对医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探讨
半开放式实验教学法是指由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设计、自主完成操作、自由讨论分析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教学新范式。老师负责启发、引导与监督。将半开放式教学法应用于生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和开发医学生智能及创造性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严晓红刘少金刘维泽张奇仕
关键词:医学生生理学生理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法创造力培养
文献传递
学导式实验教学法中增设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课程的研究
1998年
学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医学教育的优势的教学模式。本研究于1991年施行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学生心理因素问卷调查分析发现:8804%(81/92)的学生非常乐意接受或乐意接受开设独立设计实验课程[2]...
韩丹张亮张奇仕刘维泽张桂林李春英余锋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学导式实验课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