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春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性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缺陷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筛查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药浓度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研究
  • 1篇治疗小儿
  • 1篇酸血症
  • 1篇突变

机构

  • 4篇枣庄市妇幼保...
  • 1篇枣庄市立医院

作者

  • 4篇于春梅
  • 1篇王丽
  • 1篇路苓
  • 1篇张芳芳
  • 1篇甘信辉
  • 1篇沈洁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 TREM-1)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及抗感染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5 d。记录2组治疗完成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s TREM-1含量和IL-6/IL-10比值及血WBC、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血必净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血WBC、中性粒细胞、hs-CRP、TNF-α、IL-6、s TREM-1及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血必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指标恢复时间血必净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好,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于春梅王丽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炎性因子
评估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35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并采用酶放大免疫法对给药后患儿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非排泄延迟组患儿的48 h 血药浓度及解救次数均明显优于排泄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 B 系患儿,血药浓度≥1.6μmol/ L 组患儿其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药浓度〈1.6μmol/ L 组;对于T 系患儿而言,血药浓度≥1.6μmol/ L 组患儿其呼吸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血药浓度〈1.6μmol/ 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药浓度同排泄延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患儿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可为临床解救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促进患儿生存质量的改善。
于春梅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
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新生儿筛查与基因诊断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指标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4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115400例新生儿中确诊为MMA的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分为单纯型MMA和合并型MMA。单纯型MMA患儿给予饮食控制和左卡尼汀治疗,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给予维生素B_(12)、左卡尼汀、甜菜碱及亚叶酸钙治疗。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确诊13例MMA患儿,其中单纯型MMA 2例,均为维生素B_(12)无效型,确诊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合并型MMA 11例,均为维生素B_(12)有效型,其中5例确诊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6例确诊前已发病,主要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困难、三系降低及黄疸等。13例患儿均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其中MUT基因突变1例,MMACHC基因突变11例,CD320基因突变1例。MMACHC基因突变中的c.465_467del和c.467G>A的杂合突变及CD320基因突变的c.262_264del纯合突变均为临床意义未明突变。结论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早期检出MMA患儿至关重要,枣庄地区MMA患儿的主要病因是MMACHC基因缺陷,及早干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可为再生育指导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率,对降低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
张芳芳沈洁甘信辉于春梅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甲基丙二酸血症代谢缺陷先天性基因突变
硫酸镁改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预后研究
于春梅路苓张晓茹罗素芬张爱玲
该项研究可明显降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降低其后遗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关键词:颅内出血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硫酸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