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祥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双学位学习者第二专业专业认同特点及对其专业效能的影响研究
- 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会有对所学专业是否认同的问题。而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又影响着其专业效能感。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众多高校开始进行第二专业的教学,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选择攻读双学位。但是关于双学位学习...
- 郭乐祥
- 关键词:性别差异
- 文献传递
-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言语生成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被引量:1
- 2017年
- 教育与语言密切相关。在新媒体时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对开展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是言语生成机制的产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言语生成模型为基础,从动机、构思、内部编码、词汇语法展开和外部言语五个阶段入手,分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言语生成机制。
- 郭乐祥
-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言语生成
- 当代师范大学生父母认同感现状及教育建议被引量:1
- 2011年
- 父母认同感是子女对父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能否真正理解并持接纳态度。通过自编问卷对西南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共480名当代师范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由"观念评价性认同感"、"情感依恋性认同感"、"寻求支持性认同感"、"父母信息认知性认同感"、"行为参与性认同感"等五个因子组成的父母认同感结构。调查显示当代师范大学生父母认同感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处于略偏认同水平,认同现状不容乐观,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在性别上女生高于男生,在年级上由高到低依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这从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通过对青少年采取教育和干预等措施来提高其父母认同感的可能性。因此从学校、父母和大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教育建议。
- 刘宏根郭乐祥李云辉阳泽
-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教育建议
- 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及其现状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及其现状,为高校教育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通过自编问卷,对443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的7个因素即取当事人立场、耐心、表达能力、公平公正、真诚、多方面考虑、客观的特征值分别为30.307,5.515,3.811,3.751,3.527,3.266,3.156;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的得分为101.78,7个因素得分分别为36.78,13.79,14.92,6.93,6.40,24.17,10.58;男生与女生在调解能力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由7个因素构成,取当事人立场得分最高,真诚得分最低;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总体上处在中等水平;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 郭乐祥李海燕韩冬艳阳泽
-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冲突
- 浅析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塑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缺乏自省自律和诚实守信的品质等。历经数千年而逐步形成的茶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非常紧密地联系,并且创造了独特的价值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茶文化的价值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策略。
- 郭乐祥
-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
-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角度出发,对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问题基础上,从加强学校组织领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激励制度和强化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三方面完成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研究。
- 郭乐祥
- 关键词:心理学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学位学习者二专专业认同阶段研究
- 2017年
-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程中,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常常会选择在在校求学期间攻读双学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对第二专业认同低的问题,导致二专学生在进修第二学位时效果不佳。对此,我们应该从当前第二学位学习者二专专业认同现状入手,逐一分析和研究造成专业认同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策略来对这一现象进行改进以及优化,从而为今后高校第二专业教学乃至学生攻读双学位提供参考依据。
- 郭乐祥
- 关键词:第二学位大学生
- 论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在高校校园之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联,这就是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群体,他们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高校校园的稳定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我们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优化加以分析和关注,旨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观点,提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性地延伸学生干部队伍的视野和眼界,提出合理化培养高校干部队伍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发展。
- 郭乐祥
-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