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老年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及行为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对老年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以及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用CIHH氧仓处理大鼠30 d,通过黏附物去除实验、倾斜面实验和水平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的改变,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老年组大鼠黏附物去除实验、倾斜面实验和水平绳实验中各行为参数均较成年组大鼠显著下降,CIHH处理后上述行为参数均有改善,但没有达到成年组水平;老年组大鼠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含量均较成年组大鼠显著下降,老年CIHH组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均升高,但没有达到正常成年组水平。结论:CIHH改善老年大鼠纹状体DA含量及行为衰退。
- 李媛张放康云霄王力靳玉川樊平石葛明
- 关键词: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多巴胺高香草酸老年大鼠
-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老年大鼠自发运动行为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模型,探讨CIHH对老年大鼠自发运动行为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用CIHH模型处理老年大鼠30 d,通过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自发运动行为的改变,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变化。结果:老年组大鼠旷场实验中闻嗅行为、探索行为、运动行为和理毛行为与成年组相比均显著下降,CIHH处理后理毛行为没有改变,闻嗅行为、探索行为和运动行为显著改善,但没有达到成年组水平;老年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TH和DAT的表达与成年组相比均显著下降,老年CIHH组TH和DAT的表达升高,但没有达到成年组水平。结论:CIHH可改善老年大鼠闻嗅行为、探索行为和运动行为,并提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TH和DAT的表达。
- 李媛张放张国梁王力靳玉川樊平石葛明
- 关键词: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多巴胺老年大鼠
- 高分辨率CT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分辨率CT在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某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检出率、诊断准确行、灵敏性、特异性情况。结果: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异常患者67例,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异常患者38例;高分辨率CT真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高分辨率CT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均高于X线胸片,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CT能够提高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能够区分疾病的类型,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王力苏雪娟陈体孟策谢霁
- 关键词:高分辨率CT肺间质纤维化X线胸片
- 多层螺旋CT检查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LN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2例结直肠癌患者,均在术前行MSCT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发生LNM患者纳入LNM组,未发生LNM患者纳入无LN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SCT征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LNM及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45例发生LNM(N1期27例,N2期18例),47例未发生LNM。LNM组患者MSCT征象中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比例均高于无LNM组,淋巴结短径长于无LN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诊断结直肠癌LNM的准确度为89.13%,特异度为89.36%,灵敏度为88.89%,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82)。MSCT检查诊断结直肠癌LNM患者N1期的符合率为81.48%(22/27),诊断N2期的符合率为88.89%(16/18)。结论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LNM及N分期的诊断价值较高,其MSCT征象多表现为淋巴结短径增大、形态不规则以及边缘模糊。
- 魏红霞王良敏王力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
- 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研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胸腹创伤患者中抽取48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例资料,患者均接受DR与螺旋CT检查,检查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科医生负责,分析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准确率(100%)高于DR诊断准确率(66.67%)(P<0.05)。结论:与DR方式比较,急诊胸腹部创伤疾病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并且可精确评估和定位创伤部位,值得推广。
- 王力苏雪娟王锋陈体刘聪慧
- 关键词:急诊胸腹部创伤螺旋CTDR
- 基于层次聚类的多模态磁共振脑肿瘤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多模态磁共振脑肿瘤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应用的基础,在病理分析与手术引导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提升分割效率及精度,研究基于层次聚类的多模态磁共振脑肿瘤图像自动分割方法。利用Tamura的特征提取方法,以粗糙度与对比度为特征提取的定量分析指标,提取多模态磁共振脑肿瘤图像的纹理特征构建数据集;通过融合稀疏代表点的亲和传播聚类算法与密度峰值算法构建多层次聚类算法;利用稀疏代表点的亲和传播聚类算法粗分纹理特征数据集,获取代表点集;利用密度峰值算法聚类代表点集,合并粗分与聚类结果,完成肿瘤图像自动分割。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精准分割多模态磁共振脑肿瘤图像,具有较高的自动分割效率。
- 魏红霞魏园园王良敏王力许晓亮
- 关键词:层次聚类多模态磁共振纹理特征
- 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结肠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及对结肠癌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8例结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35例。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联合检查诊断结肠癌的符合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癌T1~2期25例,T3期54例,T4期19例。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联合检查诊断结肠癌T3、T4期的符合率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 李运奇刘金岭王力
- 关键词:结肠癌多层螺旋CT
- MRA及CTA诊断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44
- 2020年
-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128层4D螺旋CT(CTA)诊断糖尿病足(DF)下肢血管病变(PVD)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36例DF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MRA与CTA在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6名DF患者DSA共检查出624处狭窄段,其中膝上动脉469处,膝下动脉368处;320条血管中,1级狭窄98条(30.63%),2级狭窄56条(17.50%),3级狭窄101条(31.56%),4级狭窄65条(20.31%);MRA共检出577处狭窄段,其中膝上动脉439处,膝下动脉138处,320条下肢动脉中,1级狭窄92条(28.75%),2级狭窄51条(15.94%),3级狭窄106条(33.13%),4级狭窄71条(22.19%);CTA共检出587个狭窄段,其中膝上动脉445段,膝下动脉142段,320条下肢动脉中,1级狭窄99条(30.94%),2级狭窄54条(16.88%),3级狭窄104条(32.50%),4级狭窄63条(19.69%);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A检查灵敏度为92.47%,特异度为95.56%,准确度为94.24%,CTA检查灵敏度为94.07%,特异度为96.40%,准确率为95.04%。结论CTA与MRA血管狭窄检出率相当。
- 王力苏雪娟陈体董坤伦刘怡
- 关键词:MRACTA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
- 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图影像组学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
- 2025年
- 目的探讨适用于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80例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行NAC治疗的患者,均于NAC前后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检查结果分别采用常规磁共振ADC、基于ADC图影像组学随机森林(RF)、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NAC预测性能进行评价,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4种方法对乳腺癌NAC疗效的预测性能。结果①MRI常规方法预测NAC治疗乳腺癌前后疗效准确度:0.71,灵敏度:0.67,特异度:0.88。②影像组学模型预测NAC治疗乳腺癌前后疗效:使用RF模型进行预测时,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UC):0.924,准确度:0.82,灵敏度:0.89,特异度:0.91;训练集的AUC:1.000,准确度:0.99,灵敏度:0.99,特异度:0.99。使用LR模型进行预测时,测试集的AUC:0.827,准确度:0.79,灵敏度:0.82;特异度:0.87,训练集的AUC:0.884,准确度:0.83,灵敏度:0.85,特异度:0.88。使用SVM模型进行预测时,测试集的AUC:0.779,准确度:0.72,灵敏度:0.73,特异度:0.75;训练集的AUC:0.892,准确度:0.78,灵敏度:0.80,特异度:0.81。结论①基于ADC图影像组学对于预测乳腺癌NAC疗效优于常规MRI的预测方法。②基于ADC图影像组学RF模型预测乳腺癌NAC疗效优于LR模型和SVM模型。
- 陈体苏雪娟王力刘丽娜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ADC图
- 脊柱外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脊柱外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某院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展开探究,抽取时间2015年7月~2017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比较,比较CT和MRI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在椎体骨折线的检出率上比较,CT检出率比MRI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在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神经根损伤等部位的损伤检出率上,MR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P<0.05)。结论:CT在椎弓骨折、骨折线上显示清晰,而MRI能更为准确地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且能够使外伤导致的脊髓病变和损伤较好地显示,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能互补不足。
- 王力苏雪娟陈体谢霁白燕红
- 关键词:脊柱外伤CTMRI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