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体

作品数:37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乳腺
  • 10篇磁共振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6篇恶性
  • 5篇良恶性
  • 5篇教学
  • 5篇MRI
  • 5篇病变
  • 5篇成像
  • 4篇性病
  • 4篇影像
  • 4篇肿瘤
  • 4篇钼靶
  • 3篇预后
  • 3篇良恶性病变
  • 3篇恶性病
  • 3篇恶性病变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37篇南阳市第二人...

作者

  • 37篇陈体
  • 24篇苏雪娟
  • 14篇王力
  • 8篇刘金岭
  • 7篇刘丽娜
  • 6篇李运奇
  • 4篇王锋
  • 2篇刘帆
  • 2篇白丽
  • 1篇李红卫
  • 1篇陈喜全
  • 1篇范丽勇
  • 1篇董坤伦
  • 1篇刘柳

传媒

  • 6篇内蒙古医学杂...
  • 4篇实用医学影像...
  • 3篇数理医药学杂...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中国CT和M...
  • 3篇职业教育发展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微小钙化中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乳腺钼靶检查中发现的微小钙化,观察钙化的形态、大小、分布、密度,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疾病均可出现钙化。恶性病变的钙化主要表现为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密度浓淡不一,成簇分布、区域性分布或沿导管走行分布甚至弥漫分布于整个乳腺。乳腺良性病变的钙化主要表现为颗粒较粗大,边界清晰且分布散在。结论根据乳腺内微小钙化的形态、大小、分布、密度,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能显著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对促进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王锋陈体苏雪娟刘帆
关键词:乳腺钼靶乳腺微小钙化
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研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胸腹创伤患者中抽取48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例资料,患者均接受DR与螺旋CT检查,检查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科医生负责,分析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准确率(100%)高于DR诊断准确率(66.67%)(P<0.05)。结论:与DR方式比较,急诊胸腹部创伤疾病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并且可精确评估和定位创伤部位,值得推广。
王力苏雪娟王锋陈体刘聪慧
关键词:急诊胸腹部创伤螺旋CTDR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共53枚病灶)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统计良恶性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影像学特征。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是66.67%(14/21)、96.88%(31/32)和84.91%(45/53)。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光滑,无强化或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呈毛刺分叶、模糊、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良性肿瘤中,Ⅰ型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III型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陈体
关键词:MRI动态增强扫描乳腺肿瘤
MRA及CTA诊断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44
2020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128层4D螺旋CT(CTA)诊断糖尿病足(DF)下肢血管病变(PVD)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36例DF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MRA与CTA在DF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6名DF患者DSA共检查出624处狭窄段,其中膝上动脉469处,膝下动脉368处;320条血管中,1级狭窄98条(30.63%),2级狭窄56条(17.50%),3级狭窄101条(31.56%),4级狭窄65条(20.31%);MRA共检出577处狭窄段,其中膝上动脉439处,膝下动脉138处,320条下肢动脉中,1级狭窄92条(28.75%),2级狭窄51条(15.94%),3级狭窄106条(33.13%),4级狭窄71条(22.19%);CTA共检出587个狭窄段,其中膝上动脉445段,膝下动脉142段,320条下肢动脉中,1级狭窄99条(30.94%),2级狭窄54条(16.88%),3级狭窄104条(32.50%),4级狭窄63条(19.69%);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A检查灵敏度为92.47%,特异度为95.56%,准确度为94.24%,CTA检查灵敏度为94.07%,特异度为96.40%,准确率为95.04%。结论CTA与MRA血管狭窄检出率相当。
王力苏雪娟陈体董坤伦刘怡
关键词:MRACTA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医学影像片观看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医学影像片观看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支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底部与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远离空腔内壁底部的一...
陈体
文献传递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结节患者160例,均为单发结节,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乳腺癌患者96例,而对照组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4例,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等。结果研究组早期强化率高于对照组,而ADC值则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时间强化曲线类型主要为Ⅱ和Ⅲ型,而对照组的类型主要为Ⅰ和Ⅱ型(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WI、DCE-MRI及联合应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AUC分别为0.662、0.790及0.903;乳腺癌预后良好组早期强化率较低,而ADC值则较高(P<0.05);ROC曲线可以观察到,ADC值、早期强化率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癌不良预后的预测AUC依次是0.805、0.730及0.915。结论DWI及DCE-MRI对于乳腺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丁凡苏雪娟陈体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
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与超声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患者NACT疗效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与超声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9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NACT治疗,并实施MR及超声检测。依照患者NACT疗效分为良好组(77例)和不良组(21例)。比较2组年龄、体质指数、病理学类型、分子分型、肿瘤分期、组织分级;比较2组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超声定量参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与超声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患者NACT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年龄、体质指数、病理学类型、分子分型、肿瘤分期、组织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FGT、肿瘤边缘、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BPE、肿瘤形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3,P=0.031、t=4.455,P=0.035)。2组超声参数△D、△TTP、△V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E、△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良好组显著高于不良组(t=3.085,P=0.003、t=3.864,P=0.000)。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BPE、肿瘤形状与超声定量参数△PE、△Vmax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NACT疗效的价值较高,四项指标联合的AUC高于单一指标,灵敏度、特异度相对单一指标较好。结论MR影像组学相关指标与超声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患者NACT疗效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王锋陈体刘金岭
关键词:MRNACT疗效
CT与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研究探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采用MRI和CT检查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60例,包括57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62个关节软骨损伤,对60例患者分别实施MRI检查和CT检查,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比较MRI检查与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过关节镜对60例患者进行确诊,显示半月板损伤Ⅰ级21个,Ⅱ级24个,Ⅲ级12个,比较MRI和CT半月板损伤检出情况,在Ⅰ级、Ⅱ级的检出率上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MRI在Ⅲ级的检出率比CT显著更高(P<0.05);对60例患者确诊显示关节软骨损伤Ⅰ期8个,Ⅱa期12个,Ⅱb期15个,Ⅲ期18个,Ⅳ期9个,比较MRI和CT关节软骨损伤检出情况,在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检出率上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MRI在Ⅳ期的检出率比CT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Ⅲ级半月板损伤和Ⅳ期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上MRI比CT更具优势,其他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则相当。
陈体苏雪娟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
1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PTB)的X线表现及病理特征,总结经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PTB,结合其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病理改变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6例PTB钼靶X线检查,6例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8例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2例诊断为乳腺癌。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者8例,交界性4例,恶性4例。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PT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王锋陈体苏雪娟刘帆
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X线检查病理
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图影像组学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
2025年
目的探讨适用于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80例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行NAC治疗的患者,均于NAC前后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检查结果分别采用常规磁共振ADC、基于ADC图影像组学随机森林(RF)、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NAC预测性能进行评价,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4种方法对乳腺癌NAC疗效的预测性能。结果①MRI常规方法预测NAC治疗乳腺癌前后疗效准确度:0.71,灵敏度:0.67,特异度:0.88。②影像组学模型预测NAC治疗乳腺癌前后疗效:使用RF模型进行预测时,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UC):0.924,准确度:0.82,灵敏度:0.89,特异度:0.91;训练集的AUC:1.000,准确度:0.99,灵敏度:0.99,特异度:0.99。使用LR模型进行预测时,测试集的AUC:0.827,准确度:0.79,灵敏度:0.82;特异度:0.87,训练集的AUC:0.884,准确度:0.83,灵敏度:0.85,特异度:0.88。使用SVM模型进行预测时,测试集的AUC:0.779,准确度:0.72,灵敏度:0.73,特异度:0.75;训练集的AUC:0.892,准确度:0.78,灵敏度:0.80,特异度:0.81。结论①基于ADC图影像组学对于预测乳腺癌NAC疗效优于常规MRI的预测方法。②基于ADC图影像组学RF模型预测乳腺癌NAC疗效优于LR模型和SVM模型。
陈体苏雪娟王力刘丽娜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ADC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