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丹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护理
  • 5篇肺癌
  • 3篇抑郁
  • 3篇疲乏
  • 3篇化疗
  • 3篇癌患者
  • 3篇癌因性疲乏
  • 3篇鼻咽
  • 3篇鼻咽癌
  • 2篇导管
  • 2篇抑郁情绪
  • 2篇疼痛
  • 2篇情绪
  • 2篇文化程度
  • 2篇细胞
  • 2篇护士
  • 2篇焦虑
  • 2篇焦虑抑郁
  • 2篇胶质
  • 2篇放化疗

机构

  • 18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8篇罗丹
  • 10篇吴海云
  • 7篇郭丽君
  • 5篇马海萍
  • 5篇杨乐
  • 3篇肖新兰
  • 3篇熊丽君
  • 2篇张松林
  • 1篇赵学会
  • 1篇邵继满
  • 1篇卢志兰
  • 1篇周瑞云
  • 1篇汪海慧
  • 1篇吴小勇
  • 1篇刘超

传媒

  • 3篇医疗装备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田鼠巴贝斯虫感染——多脏器梗死
2025年
临床资料女,58岁,2个月前因胆管细胞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发热达40℃,伴乏力。在当地医院发现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予以输血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本院就诊。入院8~13 d查红细胞计数1.75×10^(12)/L;血红蛋白49 g/L;血小板计数104×10^(9)/L,大小便内见隐血阳性。D-二聚体1.13 mg/L,余凝血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检验科提示镜下见成熟红细胞大小明显不等,易见大红细胞、锯齿形红细胞及嗜多色性红细胞。多次予以输血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仍低于70 g/L。
罗丹肖新兰
关键词:脾梗死脑梗死
1例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1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静脉血栓的处理及方法,为PICC在临床中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例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静脉血栓患者,立即拔除PICC,根据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肢抬高制动,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 q12 h患肢皮下注射,患肢硫酸镁持续湿敷、肝素钠软膏涂抹、沿腋静脉走形外敷爱立敷。施行病情监测、CRBSI和心理专业护理等。结果患者右上肢红肿和疼痛不适均消失,肉眼皮肤颜色正常。患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患肢血栓得到有效控制,未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结论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及时、有效处理能有效控制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进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士对PICC的维护技能和宣教能力,让患者出院后正确掌握自我护理亦尤为重要。
熊丽君叶江浙杨瑞汪海慧周瑞云罗丹马海萍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静脉血栓系统健康教育
一种用于血液传输桶的试管固定容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道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传输桶的试管固定容器,该试管固定容器包括容纳桶以及在所述容纳桶上转动式连接的桶盖,所述桶盖与所述容纳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桶盖固定的连接件,所述容纳桶内壁环绕设置有多个管道...
郭丽君吴海云罗丹
一种PICC置管及维护患者专用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及维护患者专用服,它在两侧衣袖的竖直方向上均设有让衣袖张开的双向拉链,在衣袖内设有长方形的凹槽硬板,在凹槽硬板的一侧设有与衣袖上的双向拉链配合使用的拉链头,凹槽硬板利用拉链与衣袖连接。本实...
杨瑞陈蕾马海萍罗丹吴海云
文献传递
1例肺血管内皮瘤病人个体化管理及文献回顾
2020年
回顾分析肿瘤科1例肺血管内皮瘤病人住院期间的管理措施,为今后此类罕见疾病病人的管理提供借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对该病人提供个体化措施,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肺癌化疗护理、输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家属宣教等。该病人胸腔造瘘口分泌物明显减少,感染症状控制;在化疗期间虽出现了出血以及免疫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反应,但因为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并未对病人造成进一步影响;2019年12月25日胸部CT示左肺下叶少许炎症较前有所吸收,双侧胸腔积液较前有所吸收。医护人员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提高了该病人化疗依从性,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了家属的帮助与支持,可以为今后此类罕见疾病病人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杨瑞吴海云罗丹吴邵娟熊思雨杨乐马海萍
关键词:个体化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于医院行放化疗的NPC患者79例,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营养状况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NPC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评估,79例NPC患者放化疗期间42例发生营养不良,占比53.16%。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的临床分期、抑郁情绪、同期化疗、食欲减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抑郁情绪、同期化疗、食欲减退均为NPC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PC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可能受临床分期、抑郁情绪、同期化疗、食欲减退等因素影响。
罗丹吴邵娟杨乐吴海云郭丽君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营养不良抑郁情绪同期化疗食欲减退
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基底动脉缺血性脑卒中
2025年
目的观察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基底动脉(BA)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根据MRI所见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将其分为穿支组(穿支型BA粥样硬化,n=57)与多机制组(动脉到动脉栓塞和/或低灌注,n=90);比较组间临床资料、HR-VWI及MR血管成像参数;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并据以构建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BA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穿支组罹患糖尿病(DM)及背侧斑块占比高于、腹侧斑块占比低于多机制组(P均<0.05);组间其余临床资料,责任斑块层面最厚管壁厚度、管腔偏心指数、管腔面积、管壁面积,以及血管狭窄率、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及BA走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M及背侧斑块均为穿支型BA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腹侧斑块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模型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BA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82.46%、70.00%及0.839。结论HR-VWI可用于鉴别穿支型与其他亚型BA缺血性脑卒中。
罗丹饶忠亮肖新兰
关键词:卒中基底动脉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幸存者经济毒性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025年
目的探究鼻咽癌幸存者经济毒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肿瘤科复诊的200例鼻咽癌幸存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的比例将其分为建模集(n=140)和验证集(n=60)。根据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得分情况,将建模集患者分为高经济毒性组(n=91)和低经济毒性组(n=49)。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鼻咽癌幸存者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鼻咽癌幸存者经济毒性的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决策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实际效益,同时使用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200例鼻咽癌幸存者的经济毒性得分为(18.96±4.33)分,其中高经济毒性129例,占比64.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商业健康保险、居住地区、疾病分期和病程均是鼻咽癌幸存者经济毒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建模集的约登指数为0.56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7,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9.4%和86.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潜在临床获益可观,实用性较高;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概率高度一致。验证集结果显示,模型的外部预测效能良好。结论鼻咽癌幸存者的经济毒性受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商业健康保险、居住地区、疾病分期和病程的影响,基于各项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评估鼻咽癌幸存者经济毒性的发生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海云郭丽君杨瑞吴邵娟杨乐罗丹
关键词:鼻咽癌影响因素
一种吸痰器连接管床头固定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器连接管床头固定设备,包括杯体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杯体上的杯盖,所述杯体上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杯盖下方设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杯体一侧设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杯体一侧的连接部以及固定...
郭丽君吴邵娟吴海云罗丹
综合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疼痛、疲乏症状的控制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对晚期肺癌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癌因性疼痛、疲乏症状的控制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癌因性疼痛情况和护理后的疲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数字疼痛评分(NRS)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等级数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重度疲乏构成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更好地控制癌因性疼痛,改善疲乏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吴海云卢志兰张松林戴洁萍罗丹
关键词:综合护理肺癌晚期癌因性疲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