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君 作品数:7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循证护理对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置入下肢PICC后血栓的预防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患者置入下肢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PICC置管的肺癌合并SV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风险评估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PICC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临床指标(PICC置管耗时、住院时间、PICC留置时间)和血液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PICC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耗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D、FDP、FIB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接受PICC置管的SVCS患者中,通过对护士进行PICC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护士对置管操作的熟练度,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避免血栓的形成,增加PICC留置时间,改善凝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叶江浙 梅孟雪 汪海慧 熊丽君 陈蕾 周瑞云 刘超 饶子凤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 凝血功能 循证护理 1例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1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静脉血栓的处理及方法,为PICC在临床中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例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静脉血栓患者,立即拔除PICC,根据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肢抬高制动,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 q12 h患肢皮下注射,患肢硫酸镁持续湿敷、肝素钠软膏涂抹、沿腋静脉走形外敷爱立敷。施行病情监测、CRBSI和心理专业护理等。结果患者右上肢红肿和疼痛不适均消失,肉眼皮肤颜色正常。患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患肢血栓得到有效控制,未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结论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及时、有效处理能有效控制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进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士对PICC的维护技能和宣教能力,让患者出院后正确掌握自我护理亦尤为重要。 熊丽君 叶江浙 杨瑞 汪海慧 周瑞云 罗丹 马海萍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静脉血栓 系统健康教育 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肺癌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肺癌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调查肺癌患者的疼痛现状,制定及优化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数字评分法(NRS)对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前后的患者睡眠质量和疼痛效果管理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NRS评分为(2.28±1.06)分,传统组为(4.30±1.18)分,改进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较前明显降低,且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于肺癌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叶江浙 杨瑞 饶子凤 罗丹 熊丽君 刘超 马海萍关键词:癌痛 肺癌 睡眠质量 7S管理在肿瘤科病房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7S管理法在肿瘤科病房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7S管理方法对其病区环境进行整改,收集整改前后环境的照片、护士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职业素养评分,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形成7S病房环境管理报告。结果:病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病区环境质量评分由实施前的70分提高到了95分,住院患者的平均满意度由76.81%提高到了97.32%,医护人员的平均满意度由80.62%提高到了96.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降低了消耗及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结论:7S管理法有利于不断改善肿瘤科病房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给肿瘤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住院环境;保证了医护的工作质量,提高了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激发了团队创新性和凝聚力,促进了团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叶江浙 杨瑞 戴洁萍 张松林 熊丽君 李梦媛 罗丹 马海萍关键词:肿瘤科 病房管理 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门诊接受护理的食管癌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护理结束后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能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熊丽君 戴洁萍关键词:人性化服务 食管癌 患者满意度